Post a new post
Open the left side

推荐朱家角水乐堂经典剧场:天顶上的一滴水—上海站

[Copy Link]
167 0

Register now, make more friends, enjoy more functions, and let you play in the community easily.

You need Sign in Can be downloaded or viewed without an account?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x
水从河上流到屋里,观众围坐的一池水面,那就是水乐堂的舞台。 在水乐堂里,音乐是看得见的,而建筑也是可以演奏的乐器...
演出时间:2017.03.18~2017.12.30
票面价:¥180.00~880.00
演出场馆:朱家角水乐堂

场馆地址:青浦区朱家角西井街漕港滩3number
水乐堂由谭盾与日本矶崎新工作室联手打造。设计师将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西井街1弄的老宅改造成一个多功能的艺术空间。通过引入循环流动的河水,水乐堂的室内外空间连通,形成独特的视觉体验。谭盾表示,水乐堂的诞生是对中国老建筑的一次创造性改造。
该音乐空间建筑改造的主设计者胡倩说:水乐堂的设计融合了环保理念、水乡文化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演出场地既借鉴了包豪斯的建筑风格,又保留了中国明式家具的特点,被谭盾称为明豪斯。
谭盾介绍,“建筑音乐”是其创意来源,室内许多建筑部分均可作为乐器供演出或游玩。

演出介绍:
水从河上流到屋里,观众围坐的一池水面,那就是“水乐堂”的舞台。
在江南古镇的老宅里,你听到,天顶上的一滴水引出禅声与巴赫;
你看到,水摇滚与弦乐四重奏的撞击,还有琵琶的轮音与人声的吟唱……
在水乐堂里,音乐是看得见的,而建筑也是可以演奏的乐器。
谭盾 实景水乐 流动建筑 水乐堂 天顶上的一滴水
天顶上的一滴水(观众入场就坐)
第一幕 禅声与巴赫
第二幕 水摇滚
第三幕 弦乐四重奏与琵琶
第四幕 四季禅歌
全剧演出共63minute.
朱家角是距上海40公里的一个江南小镇,近年来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最近朱家角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因为作曲家谭盾的创意创作“水乐堂”在此地上演。
水乐堂坐落在河边的一幢改装过的农舍里。一进大门,笔者便立刻被室内大胆的布局设计所心音。依着高大玻璃落地门的舞台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水,在夜色中隐约与户外的河流融为一体。而这一由内至外的延伸使“水”有了更宽泛的含义,也为接下来的演出平添了几分神秘感。
道家哲学的具体象征就是“水”,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用水营造浩瀚博大的思想境界,而后方能对找出个人的渺小。中国人说游山玩水,一个“玩”字寓意颇深、充满哲思。谭盾是一位颇具哲学思辩的作曲家,善于从日常活动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玩得高、玩得深。历时一个小时的演出中最打动人的是巴赫与禅宗的对话。在娟娟流水叮咚声的背景下,弦乐四重奏奏出纯净的巴赫柔版,落地玻璃门徐徐开启,灯光簇拥下,远方黑暗中突显古刹一座,僧人的吟唱伴随着灯笼的摇曳从远处传来。此时此刻,空气都产生了神奇的流动,两种截然不同的音响效果交织在一起,架起了天、地、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我不由得眼眶湿润,因为庄重的巴赫从来没有像此时这般美妙而打动人心;玄秘的禅宗也从来没有像此刻这般圣洁超然。当对话在审美过程中生成时,每一个音符、每一声经文、每一滴水声以及每一个人的思绪都融为一体。怎一个美字了得!谭盾的魅力彰显其中!
——张国勇《“水乐堂”的魔咒与中国音乐教育》
杨澜对话谭盾 《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
杨澜:实景水乐《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也邀请了河对岸圆津禅院的僧人参加演出?
谭盾:朱家角的圆津禅院和水乐堂隔河相望。水乐堂演出时,正是僧人做“晚课”的时辰。水乐堂的两层结构展现了上层木质“明豪斯”和下层钢结构“包豪斯”的极简禅思,也把室内变为室外,室外变为室内,把心灵环境带入水乐堂。流进、流出水乐堂的河水是连接彼岸的禅声和室内观众心声的声音桥梁。只有听到彼岸的禅声时,“建筑音乐”的实景水乐才能有机的和观众分享。
杨澜:听起来这是一出视觉的声音戏剧,美极了。您的“建筑音乐”概念和您的“有机音乐”之间有何联系?水乐堂为何建在上海青浦的朱家角,而不是纽约、威尼斯?
谭盾:我的“建筑音乐”来源于上海水乡朱家角的人情、水景和古老的圆津禅院对我的影响。我首先要感谢青浦区人民政府,是他们邀我来这里采风,看江南水乡老宅,听水上人间。我深深地被这里的一切感动,决定把对老民居建筑的传承,及对古老音乐文化的抢救融到一个“建筑音乐”新创作中去。
杨澜:“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您的东方“明豪斯(Minhaus)”与西方“包豪斯(Bauhaus)”理念是否也引伸了您的“禅声与巴赫”的音乐碰撞?
谭盾:我有一天在朱家角的河上,听到河对岸圆津禅院的僧人吟唱,美极了。宁静中我有了一种幻觉,好像听到了音乐圣人巴赫在唱歌。这种“天人合一”、“东方与西方”的幻觉,成全了我决定把建筑和音乐溶于“水乐堂”的想法。于是我找来矶崎新工作室驻华首席设计师胡倩和高桥邦明。我说要把河水引入屋里,再流出去,观众和演出者犹如获得洗心的经历。
杨澜:这次你不只是把河流当琴弦,我也想知道你是如何把建筑当乐器的。
谭盾:演出开始的“钢铁摇滚”是敲击水乐堂的钢梁和铁梯,由中引出了彼岸圆津禅院禅颂。接着弦乐四重奏奏出巴赫,由水乐堂的水面地板发出的水摇滚回应。天顶被胡倩小姐设计成了一个“水琴”乐器,水滴从天而降时,如同一个巨大的交响乐队,正如陶渊明所说“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杨澜:也就是说实景水乐《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是建筑也是音乐?
谭盾:是的。把音乐当建筑看,把建筑当音乐听,这就是水乐堂。
"Small gifts, come to Huiyi to support me"
No one has offered a reward yet. Give me some support
comiis_nologin
You need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Sign in | 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Point rules of this version

more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238-168-2638 QQcustomer service Monday to Friday 20:00-24:00
Quick reply Back to top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