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a new post
Open the left side

解封后的英国生活

[Copy Link]
234 0

Register now, make more friends, enjoy more functions, and let you play in the community easily.

You need Sign in Can be downloaded or viewed without an account?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x
何越:封国4个月,仍然没教会英国人全体戴口罩。从前英国人见面拥抱亲吻,现在保持社交距离是常态,拥吻变飞吻。
解封后的英国生活868 / author:2233 / PostsID:1573990

2020year7month27日,两孩子被老师微笑着测了体温后,进入补习班教室。现在是英国的暑期,不过补习学校不放假。这是孩子在3month23日英国封国后,第一次与其他孩子一起呆在教室里。


孩子们出门前主动要求随身携带口罩,说会在教室里戴上。可我估计她们不会这么做,因为门口量体温的老师没戴,其他家长和孩子也没有。我记得老大曾说过:“如果回学校,我不会戴口罩,因为会被人笑。”可她对口罩这事的接受度比其他英国孩子高。疫情初期她说:“三年前在广州,有个中国小朋友要给我口罩,那时我不懂口罩是什么,没要。其实应该要。”当时她和广州其他小朋友一起参观广州国有企业,那个中国小朋友包里有好多口罩。


除了乘搭公交,上周五,英国政府开始规定去超市和商店也必须戴口罩,不过11岁以下孩童和残障人士不在规定范围内。孩子们就读的小学此前已经复课,不过只有最小的两个年级(四岁和五岁)和11岁马上毕业离校的六年级有资格回校,但不用戴口罩。


自从英国6月开始局部逐渐解禁,生活开始进入新常态。先生已经回公司上班,周末我们开车外出,或者去餐厅用餐。先生封国期间一直牙痛,牙医一复诊,他就马上预约去看牙。我脖子皮肤一直发痒,不过一直忍着,不想去医院凑热闹染病毒。孩子们迷上了TikTok(抖音)和其他儿童社交APP,天天和同学们在网上聊天玩游戏。疫情促生了最年轻的数字网络消费一族。先生给她们钱,可以在网上买货币玩游戏,还可以当礼物送给朋友过生日。那是我没法懂的10岁小朋友的喜悦与时尚。但我知道那是新生代的流行文化,挡不住,我也不想做老古董的妈,与历史潮流做对。我唯一管制的是她们在手机、电脑和电视前的时间长短,生怕她们视力受损。


脸书上不少英国家长抱怨这疫情期间的“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因为家长成了老师,必须督促和辅导孩子。而此前按英国的思维习惯,学习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长有权利不管。或者说,家长的时间应该留给工作、娱乐和家庭生活,而不是辅导孩子作业。我在几年前已接受此英国父母观,只给孩子讲基本道理,解释世界,但基本不辅导作业,兴趣班也随孩子。继续补习班的学习是老大的主意,她希望早早读完,就可以当小老师助理辅导年幼学生的功课,挣零花钱。妹妹其实不喜欢,但姐姐坚持去,她也就跟着了。孩子们在疫情间的功课不多,每天早上她们分别登录学校网页,看老师分配的网上作业,然后自己完成。这样的学习独立性,我认为归功于补习班的训练。


封国期间,我们唯一强调的是要每天外出散步或骑单车锻炼,同时呼吸新鲜空气。“呼吸新鲜空气”是英国人生活的必备,无论遛狗、跑步还是外出步行,都是实现此生活目标的方式。除此之外,我在家坚持做仰卧起坐、瑜伽和打乒乓球,后来开始跑步;孩子们跳蹦蹦床、跳舞、在花园玩球,甚至还发明了跑步上楼梯等比赛项目。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在花园里搞野餐,4月还扎了帐篷,兴高采烈地住了几晚。


据说驻家厨艺是全世界疫情生活的大热。我也不例外。疫情前我就开始爱上做饭,疫情期间得到机会锻炼和巩固,现在开始个人发挥。从前我的烹饪范围不过局限于中国菜、英国菜和几个外国菜,现在扩大到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而且不再墨守成规,开始东西南北随意搭配,各洲菜式拼盘。


我曾经抱怨自己住在这英国西南部小镇,是乡下。后来才懂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是多少英国人梦想的田园生活,而且还在海边。封国期间所有文化设施全盘关闭,但我们的生活类似度假,第一是因为先生天天在家,其次是我们可以一起去海边散步、看日落、捡石头、爬礁石、呼吸新鲜空气,如同疫情当中的奢侈品。


文章写到一半,我停笔回到补习班接孩子。出来俩戴口罩的,一看是我家孩子!我吃了一惊,觉得低估了孩子的决心。我自己此前只戴过两次,在超市里,因为必须戴,不戴会被罚款。可是我戴不住,不时拔下来透口气。也许中国朋友很难理解,戴口罩,这个在亚洲被视为基本常识和抗疫必备的行为,在英国历经4个月,还只是到了“在公交和超市必须戴口罩”的阶段。让全民戴上口罩,需要一个像中国那样强大的政府,有威信的医学专家,配合的官员,不唱反调的人民,这些英国都没有。和媒体立场五花八门一样,英国医学界至今在“戴口罩是否利于抗疫”的问题上无法给出统一意见。为何不像英国人老祖宗在1918年防西班牙大流感时一样,为预防而戴口罩?不行。因为人民对“戴口罩是否违背了行为自由”理解不一。为何英国人没有大局观,就算自己不怕,为照顾他人去戴口罩?因为英国本来就没有大局观,只有集体观。为何英国人那么不听话?因为1950年代以后欧洲人就开始反建制,民众讨厌政治,不听政府的。丘吉尔振臂一呼的时代早成绝唱。


所以,英国有时时戴口罩的,也有反对戴口罩的,甚至还有开戴口罩玩笑的(英国人把什么都拿来开玩笑,包括上帝和首相)。我的华人朋友大多非常谨慎小心,在封国其间完全闭门不出,做到与病毒零接触。但大多数英国人不是这样的心态,他们看待死亡的态度比中国人的保命心态豁达。目前英国新冠病毒感染死亡人数超过4万,但这并未增加民众对病毒的恐惧感,只是逐渐接受与习惯了生活的新常态。


目前最广为接受的防止病毒感染方式是保持一米社交距离。上周我送老二去她朋友家玩,和她朋友妈妈靠近了一点点,她条件反射般往后退。从前英国人见面都要相互拥抱亲吻,现在保持社交距离是常态。解封后我们首次与我先生父母团聚,是在他们家中的户外,没敢进家门,因为政府说不允许。而且就是在户外,我们也保持着社交距离。现在好多了,孩子们开始拥抱亲吻爷爷奶奶,但我仍然只做一米距离以外的飞吻礼。因为在英国的定义里,70岁左右的公公婆婆属于易感人群,需要特殊保护,所以我认为我有义务保护他们,万一我是无症状感染者,起码不会传给他们。而今天孩子们主动戴上口罩,也是为了保护爷爷奶奶,因为今天老二要去他们家住两晚。我此前一再提醒孩子不要拥抱亲吻爷爷奶奶。因为我印象中意大利疫情严重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太喜欢紧紧拥抱和行亲吻礼,不少老人就是被无症状的孙辈在亲吻当中传染上的。可是没人听。我家婆认为如果感染了,那就感染了;如果被病毒带走了,那就被带走吧。不过她还是有保护自己的意识,疫情伊始,她去超市必戴口罩,平时基本不出门。


下半年的疫情生活不知会怎样?我已经与孩子日夜相伴了4个月,接下来还有一个月。9月份孩子会复课回校,我应该会有点自己的时间了。
"Small gifts, come to Huiyi to support me"
No one has offered a reward yet. Give me some support
comiis_nologin
You need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Sign in | 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Point rules of this version

more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238-168-2638 QQcustomer service Monday to Friday 20:00-24:00
Quick reply Back to top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