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a new post
Open the left side

​人追钱很难,钱追人容易

[Copy Link]
321 0

Register now, make more friends, enjoy more functions, and let you play in the community easily.

You need Sign in Can be downloaded or viewed without an account?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x
问世间钱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为什么赚钱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自古以来,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谁赚钱都不是容易的事。



人追钱很难。


你看看早期的阿里,星巴克,Airbnb,为了要点儿活命钱,创始人一不要脸二不要命。


而且,越是特别牛逼的公司,早期找钱越难。因为其新模式很难被投资人看懂。


Facebook算是受苦较少的。不过,2004 年,彼得·蒂尔取得该公司 10.2% 的股份,只花了50 万美元。而且还是附加条件的债转股。


那么,是不是有钱人追钱就要容易多了?


也不是。


还是彼得·蒂尔,Facebook刚上市,他就在每股 38 美元时卖了1680 万股。


上市后的 Facebook 股价一直在跌,他又在 20 美元左右的价格卖出近 2000 万股。现在 Facebook 的股价是两百多。


回到现实中,我身边有不少朋友,手上有点儿钱,想追求5-8%的稳定回报,也并不容易。


难怪当年麦道夫,骗了各路精英600亿美金,承诺的不过是8%-12%“稳定”回报。你看,即使是这个绝大多数人根本瞧不上的数字,前纳斯达克主席麦道夫也要靠骗才能“实现”。


所以,人追钱很难,不管是有钱人,还是没钱的人。


反过来,钱追人容易。


这里的钱追人,分为两种:投资人的钱追人、消费者的钱追人。


如你所见,热门公司投资人挤破头,多贵都有人投。网红餐厅,哪怕要等位三个小时,照样门庭若市。


​人追钱很难,钱追人容易488 / author:2233 / PostsID:1573330


01
想要投资人的钱追人
得解决「洼地」




当钱变成赚钱的工具时,其实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钱了,而是变成了筹码。
那么,筹码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我比较喜欢用物理里的“势能”来打比方。
势能,是储存于一物理系统内的一种能量,是一个用来描述物体在保守力场中做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从物理意义上来说,势能表示了物体在特定位置上所储存的能量,描述了做功能力的大小。
在适当的情况下,势能可以转化为诸如动能、内能等其他能量。常见的势能包括引力(重力)势能、弹力势能、化学势能。最直观的就是我们中学时候的重力势能。
​人追钱很难,钱追人容易143 / author:2233 / PostsID:1573330

简单的隐喻就是:人追钱,是爬坡,当然难;钱追人,顺着坡滚下来,越滚越快,看起来很容易。
既然如此,钱要去哪里呢?
让我们的隐喻再大胆一点儿,不再顾及物理定律本身。
顺坡而下,钱追人,是为了发现价值洼地。
第一种:找到被低估的洼地。
这里指的是被错误定价的资产。被低估的行业,被低估的品牌,被低估的公司,被低估的人。以及被低估的技术趋势。
第二种:砸出洼地。
有些公司当时还是小池塘,但已经不小心淘出了点儿小金砂。这时候,有的人满足于赶紧多淘点儿金砂,有的人则试图去找寻金脉,顺藤摸瓜找到大金矿。
当年京东找张磊要3500万美金,张磊说不行,除非你要3One billion.
Why?
因为他洞察到,京东的机会是“亚马逊+UPS”,所以他投的钱,作为势能转换为动能,是要挖掘“仓储物流体系”这个金脉。
这个金脉,必须用大钱去砸出来。
所以,钱的势能,不仅包括其本身的,还包括钱的主人在认知上的势能。
第三种:拓宽拓深洼地。
2017年,高瓴以531亿港币收购百丽集团。“昔日鞋王”饱受电商冲击,日渐没落。这看起来不是一个好行业,更不是一个好时机。
张磊的秘密是:“数字化转型”。我称之为“人肉+数字”。
百丽本身是很好的企业,有职业化的经营团队,拥有强大、管理完善的零售网络:包括2万多家直营店,8万多名一线零售员工。
这些“人肉”构建的体系,是一个巨大的价值洼地。
高瓴推动百丽干的“大工程”是: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将数据本身作为驱动公司发展的生产力。
一个生动的小例子是:
某门店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款新上线的鞋子试穿率排名第一,但转化率只有3%,实际调研后发现是因为鞋带过长。将这款鞋调回工厂改进后重新推出,转化率瞬间达到20%,这一单品就创造了千万级的销售额。
之所以说“人肉+数字”,是因为高瓴的“数字”,是百丽的“人肉”优势基础之上的锦上添花。
百丽本来就有很多洼地,高瓴将其资金和认知上的势能,转化为百丽数字化转型的动能,将这些洼地连接了起来,进而继续拓深。
这其实也是(投资人的)钱追人的下一个秘密:
第四种:将诸多细微洼地连接起来。
当然,这正是互联网企业所做的事情。
例如拼多多,一头的洼地网络,是社交网络世界里人们的无聊和游戏化的“贪便宜”,另一头的诸多洼地,是企业过剩的产能。
这是网络化的价值洼地。
互联网为什么厉害?就是能把价值洼地连起来,哪怕是荒漠里的一些小小的价值洼地,也可以连成一片巨大的绿洲。
还有一种投资人的洼地:假洼地。例如那些虚假的风口和高科技,其实是前面的投资人利用羊群效应,忽悠后面的投资人接盘。
这也是一种雪崩式“势能”,势不可挡,但容易把自己埋进去。
倒过来想,要想自己成为“钱追人容易”的目标,就要让自己成为“价值洼地”。
大约有如下几种:
1.有深度:挖掘了一个有极深洞见的洼地,需要资金的势能拓宽;
2.有广度:有一个覆盖面很大的洼地,需要资金来砸深;
3.有网络:有很多个“割裂”的价值洼地,或者是发现了割裂的价值洼地之间的网络,需要资金来实现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数字化连接。
​人追钱很难,钱追人容易669 / author:2233 / PostsID:1573330

02
想要消费者的钱追人
  得搞定「转移概率」


关于消费者的「钱追人容易」,我只想讲一点:转移概率。

先来看一个例子。
假如一个街上,有两家奶茶店:AandB。
A奶茶店的顾客,在喝了奶茶之后,有70%的人会继续选择该店,有30%会选择去B奶茶店;
B奶茶店的顾客,在喝了奶茶之后,有90%的人会继续选择该店,有10%会选择去A奶茶店。
假如一开始的时候,AandB的顾客是一样多的,例如都是500个,请问经过一段时间后,两家的顾客分别是多少?
The answer is:A店有250个顾客,B店有750个顾客。
我们变换一下条件。
假如一开始的时候,这条街只有A一家奶茶店,1000个顾客全是A的。而B刚刚开张,1个顾客都没有。请问经过一段时间后,两家的顾客分别是多少?
答案还是:A店有250个顾客,B店有750个顾客。
这是一个马尔可夫链的统计均衡。
金钱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了随机性。
赚钱这件事儿,看起来和文凭、智商等因素的关联概率不那么大(当然会有)。人们对于赚钱这件事儿,就像进入了赌场的赌徒,觉得“人人都有一次中大奖的机会”。
事实果然如此吗?
既然要研究随机漫步的“发财”,就要研究随机漫步的数学原理:马尔可夫链。
什么是马尔可夫链?

马尔可夫链因俄国数学家安德烈·马尔可夫得名,为状态空间中经过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换的随机过程。
该过程要求具备“无记忆”的性质:下一状态的概率分布只能由当前状态决定,在时间序列中它前面的事件均与之无关。
拿上面的奶茶店为例,你下一杯奶茶喝AperhapsB,取决于你现在所喝的奶茶的感受。
你可能会说,我喝了好久A了,喝出感情了,怎么能说和此前无关呢?
不管你对A的感情分有多高,也都被时光沉淀到你当下这杯奶茶的体验当中了。所以,你的下一次选择,依然只取决于你这一次喝奶茶的体验。
这种特定类型的“无记忆性”称作马尔可夫性质。
在马尔可夫链的每一步,系统根据概率分布,可以从一个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也可以保持当前状态。
状态的改变叫做转移,与不同的状态改变相关的概率叫做转移概率。
我画一下奶茶店的转移概率:
​人追钱很难,钱追人容易44 / author:2233 / PostsID:1573330

如上,箭头指向自己的,是指客户留存。指向别人,则是客户流失。
马尔可夫模型的一个特点是:当转移概率固定时,不管初始数是多少,总会达到一个“命中注定”的、唯一的统计均衡。
所以,即使奶茶店B刚开张,一个顾客也没有,要不了多久,也会抢走大部分奶茶店A的顾客。
不管A开始的时候多么有优势,钱最后还是追着B去了。
一种对于命运的数字隐喻是“大数定律”。

一个骰子扔出某个数字的概率,取决于自身的结构,与手法和努力无关。

但是,大数定律里的抛硬币游戏,需要每一次抛硬币都是完全独立的。
而数学家帕维尔·涅克拉索夫则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是相互依存的(比如人的行为),所以现实中的事物并不恰好符合数学模式或分布。
马尔可夫不这么认为。他建立了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结果的概率取决于以前发生的事件,但长期来看仍然遵循大数定律。
《天才与算法》里写道:
抛硬币的结果并不取决于以前抛硬币的结果,所以这不是马尔可夫理想的模型。但是,如果增加一点依赖关系,使下一个事件取决于刚刚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整个系统如何影响了当前事件,又会怎么样呢?
每个事件的概率仅取决于先前事件的一系列事件被称为马尔可夫链。
预测天气就是一个例子:明天的天气肯定取决于今天的天气,但并不特别依赖于上周的天气。
由此,我们结合奶茶店的例子,可以发现马尔可夫链“宿命论”般的特点:
1.历史是无关紧要的,你再百年老店也没用;
2.初始条件是无关紧要的,你再高市场占有率也没用;
3.各种折腾也是没用的。你再营销,再数字化,做各种视频拉来流量,都无法改变宿命般的统计均衡,然后保持不变。
所以,消费市场的“钱找人”,最终取决于转移概率。
​人追钱很难,钱追人容易154 / author:2233 / PostsID:1573330

03写在最后

大多数“人追钱”,就像转移概率低的A奶茶店,看着客人一天天变少,拼命去做各种市场动作,不仅徒劳,甚至是在给B奶茶店培养客户。
这就是“人追钱很难”。
andB奶茶店呢?只管努力提高每个客户的“转移概率”,客户自然会越来越多。
这就是“钱追人容易”。
钱是没有良心的,而马尔可夫链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无记忆。没良心+无记忆,决定了消费者市场的“钱追人容易,人追钱很难”。
本质上,墨菲定律也是人追钱难的原因之一。不管你干啥事儿,这个宇宙就是处心积虑地和你对着干。不光赚钱,盖茨连想把钱捐出去都千辛万苦。

在某些属性的市场,垄断者可能利用不兼容的限制,彻底斩断“转移概率”,你的奶茶再好喝,系统再好用,也没用。例如设置封闭系统,提高转移成本。
转移概率给我们的启发还有,最好的市场,是有存量的钱可供“转移”。反之,去做一个很小的、需要培育的市场,实在是太难了。
就像特斯拉,其市场策略不是去开拓电动车市场,而是“转移”了传统7万美金以上豪华车(奔驰宝马们)的市场。
相对而言,金钱比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要单纯、善良、纯洁得多。金钱也是命运的投影,变幻莫测,充满随机性。

钱永远给人一种触手可及的幻觉,但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发自心底地觉得:赚钱真难。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
从投资的角度看,钱生钱,靠的其实是用势能,来发现或放大价值洼地;
从赚钱的角度看,钱生钱,靠的是你在某个商品或服务上的“转移概率”优势。
没错,金钱世界,也是由算法驱动的。
为了让这个游戏充满魅力(主要是指不确定性,犹如美女的猜不透),规则设定了:对金钱算法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人追钱很难,这令人心烦。
但是,假如这个世界人人赚钱都很容易,那多么让人绝望啊。
作者:老喻在加
"Small gifts, come to Huiyi to support me"
No one has offered a reward yet. Give me some support
comiis_nologin
You need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Sign in | 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Point rules of this version

more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238-168-2638 QQcustomer service Monday to Friday 20:00-24:00
Quick reply Back to top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