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a new post
Open the left side

一天之内四家央行宣布降息,中国跟不跟?

[Copy Link]
432 0

Register now, make more friends, enjoy more functions, and let you play in the community easily.

You need Sign in Can be downloaded or viewed without an account?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x
7month18日上午,韩国央行宣布降将基准利率下调25Bps to1.5%,同时下调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这是韩国央行自去年11month25Daily interest rate hike25个基点以来首次调整利率水平,也是2016year9月以来首次降息。此消息一经发布,韩元兑美元汇率下跌超过0.2%。
一天之内四家央行宣布降息,中国跟不跟?708 / author:Linlong Supreme / PostsID:1435550

对于市场来说,降息有点意外。在此之前,虽然韩国的出口一直处于下滑趋势,金融市场也出现了波动,但是降息预期不高。根据路透社的一份市场调查显示,市场普遍认为关键利率将会维持在1.75%不变,至少到8月份才会降息;彭博社的调查也显示在25位受访的经济学家中,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预测韩国央行将在7Monthly interest rate reduction.

现今全球贸易局势不稳定,再加上韩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的情况下,本月初日本宣布对韩国的“限制令”无疑是雪上加霜,迫不得已下韩国央行降息也情有可原。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在7month18日,全球共有4家央行先后宣布降息:印尼央行宣布将7天期回购利率降低25Base point to5.75%,是近两年来首次下调基准利率;乌克兰央行宣布将主要利率下调至17%;南非央行宣布将关键利率下调25Bps to6.5%, also2018year3月以来首次降息。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升温,新一轮的降息潮或许已经开始。那么此次降息潮出现的原因具体有哪些?

一是经济复苏曲折,各国自身经济增速不如预期。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各国都希望通过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恢复,然而经济并没有出现新的增长点,全球经济开始展现出曲折和脆弱。以韩国为例,韩国一直被认为是全球经济先行指标,今年韩国第一季度GDP环比下跌0.3%,创下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差表现。

二是受全球贸易摩擦不确定的影响。除了中美、日韩贸易摩擦,近年来欧美双方也在贸易关税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摩擦不断,市场避险情绪严重,投资者投资热情不高,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三是各国被迫跟进,呈现“合流”趋势。降息在短期内会使本国资本大规模流出,货币贬值,从而有利于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降息宜早不宜迟,不少国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强占先机。

在这种情形下,中国是否也需要加入“降息大本营”?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经济飞速发展,7month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GDPYear-on-year growth6.3%,含金量高,表明我国经济总体平稳运行,稳中有进;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今年以来中美利差持续扩大,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和国内市场吸引力;面对全球降息潮,也将有利于减少我国资本外流压力,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的支撑。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没有降息的必要条件,央行下一步仍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针对全球降息潮,央行表示: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机制的变化,坚持以我为主,及时进行预调微调和运用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利率水平合理稳定。

在最后需要提醒各位投资者,面临全球降息潮时需要警惕乐观的降息预期与实际的差距,避免出现降息不及预期的情形。债市受宽松政策预期的利好明显,但是真正降息时有可能会出现短期调整,相比之下,股票市场可能受到的积极影响最大。
"Small gifts, come to Huiyi to support me"
No one has offered a reward yet. Give me some support
comiis_nologin
You need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Sign in | 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Point rules of this version

more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238-168-2638 QQcustomer service Monday to Friday 20:00-24:00
Quick reply Back to top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