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a new post
Open the left side

十年后的中国可能是这样

[Copy Link]
422 0

Register now, make more friends, enjoy more functions, and let you play in the community easily.

You need Sign in Can be downloaded or viewed without an account?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x
来源:瞭望智库 作者:吴晓波
十年后的中国可能是这样904 / author:Fengjie / PostsID:1083191

2008Year to2018年,中国制造业经历了激荡起伏的十年。未来十年,“中国制造”在哪些领域能够更进一步?2030年的中国会是什么样的?

前段时间,中兴有位员工因裁员就含愤坠楼,这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了什么样的警示意义?

2014年,吴晓波曾认为:制造业现在是非常恐怖的淘汰时期,中国传统制造业将会有80%离开,剩下的20%会焕然一新。

4年后,他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
技术突破点在哪?


瞭望智库:在未来十年,“中国制造”在哪些领域能够打破欧美的技术垄断?

吴晓波:未来,就技术革命角度而言,我们在很多领域可以做出好成绩,举几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芯片:中国可能会慢慢形成独立开发的能力。上海的中芯国际、华为等等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芯片能力。2017年,小米也推出了自己的芯片。

液晶:最近这几年在京东方、TCL这些中国公司的努力下,我们慢慢掌握了大屏液晶面板的一个生产和研发能力。过去,液晶技术长期来掌握在韩国和日本人手上。

重型机械:中国的徐工、柳工和三一重工,他们在重型机械、在泵的制造领域全球排在第一位。

机器人:中国现在有6000多家机器人公司,全球最多。而且,我们还收购了欧洲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库卡。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果我们把制造业想象成一幅图景,它的颗粒度可以非常非常小,小到手机镜头的一层膜、电热炉里面的一根丝,你能不能生产出来?

在这个“小”的层面,中国制造业的很多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有一部分技术还是掌握在外国企业手里。

2
“百分之百国产化”有没有必要?


吴晓波:我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个产品的97%reach98%,最后那一关要不要打,能不能打?我们要不要独自攻克所有技术堡垒?中国制造业正在讨论这件事情。

结论是,从现阶段来看,有些东西我们不会把它打下来,因为代价太大。

它不可替代,但并没有那么高的盈利能力。

那么,你总要“留口饭给大家吃”,就像中国人专有的一些技术,美国人日本人也没必要把我们“干掉”一样。

这就是全球化产业配套和分工的过程,我们有的时候会说“百分之百的国产化”,其实,这并不是特别理性的一件事情。全部国产化以后,跟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

技术毕竟是非均衡布点的,一个国家某项技术的发展,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比如,以色列人的滴灌技术特别强,因为它整个国家都处于沙漠地带,土地面积很小,必须花大力气研究滴灌。

我们新疆也需要滴灌,我们是不是就要从头到尾自己全部做完?

没有必要。

对于有些技术,我们是选择性地不攻克。

3
野蛮战斗力的保障


瞭望智库: 2014年,您曾说,制造业现在是非常恐怖的淘汰时期,中国传统制造业将会有80%离开,剩下的20%会焕然一新。现在来看,这80%被淘汰的企业有哪些?它们为什么会被淘汰?

吴晓波:在各个行业,中小规模、高能耗、低利润的企业都会遭到淘汰。

它们当中,有些已经不见了;

有些从中国迁移到其他的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缅甸等;

有些从东南沿海迁到了中国的中部、东部地区去。

现在,淘汰还在发生过程中。如果还是依靠成本和规模优势,这样的企业消失是迟早的。

瞭望智库:前阵子,中兴有位员工因裁员就含愤坠楼,这背后反映了什么行业问题?

吴晓波:中国每天都有很多公司在裁员,很多人被减薪或者失业。

之所以受到如此高度关注,无非因为发生在中兴。

中兴这次事件体现了这些通讯公司职场竞争的残酷性。

举个例子,华为招工有两项特别要求:

第一个,必须要工作5年以上;第二个,40岁就可以退休。

这说明它对人才的挤压性使用是别的行业所罕见的。

现在,中国的BAT员工平均年龄是27岁。

40岁左右,除非你是高管,如果只是普通员工,你很可能要被淘汰。

而且,很多公司有10%的强制性末位淘汰。

实际上,这是中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够保证野蛮战斗力的原因之一。

中兴这件事情并不能代表什么东西,只能提醒中兴公司:

你们需要有一支心理老师队伍,或者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帮助大家缓和心理上的问题。

4
悲剧会不会重演?


瞭望智库:我的一些互联网行业的朋友看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不安——现在处于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可以拿着高薪,每天都会有猎头hr找我们跳槽。

但是,等我们步入中年将何去何从呢?悲剧会不会重演?

吴晓波:15年前,我在一个报社当副总编,工资是两万块人民币。

现在全中国最好的报社的副总编工资也就是两万人民币。

this15年来,中国的M2已经从12万亿左右增加到160trillion

那么,你怎么没看到报社副总编跳楼呢?

而且,这15年,这些互联网人抢了我们报社的很多生意,对不对?

所以,为什么报社的人不跳楼,而互联网的人要跳楼?这毫无道理。

每个人职业生涯中都可能出现波动期,需要我们做一个认真的选择。

十年后,这个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峻。

现在有人工智能,它可能会替代很多东西,可能很多“码农”甚至陆家嘴的很多证券分析师、精算师、会计师都会失业。

那么,陆家嘴每天都有人跳楼?不会。

人总会在绝境中给自己找一条路走下去的,大家要做好心理建设才是最关键的。

5
为什么是“水大鱼大”?


瞭望智库:您的新书《激荡十年 水大鱼大》,用“水大鱼大”四个字概括中国企业过去十年的发展,含义是什么呢?

吴晓波:我写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找不到一个好的书名,后来,跟北大的周其仁周老师交流的时候,他提的这四个字,挺有道理。

刚才咱们谈了很多制造业,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服务行业、互联网行业等,这十年,中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十年,中国经济规模扩大了2.5倍,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由33家增加到115Home.

十年前,我们都到硅谷去取经,现在,他们跑到北京和深圳、杭州来取经。

十年前,中国还没有一台智能手机,现在,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工厂

第一,“水大鱼大”代表的是规模不断的扩大。

中国经济规模扩大,可能对别的国家造成很大的压力。

十年前,你到日本去,日本人会问你:

我有哪些技术你是需要的?

今天你再到日本去,日本人说:

你能买我多少东西?

完全不一样。

所以中国的规模经济和别的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现在变得越来越微妙。

同时,经济规模的扩大给我们国内带来了很多新的利益调整的可能性。

第二,“鱼大”就是企业规模在扩大,这会造成很多新的问题、带来新的垄断和竞争格局。

十年前国有企业存在的方式和改革模型到今天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有些行业所有制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

跟人长大一样,从8岁长到18岁,就会出现18岁的烦恼——长出了胡子了、要开始谈恋爱了、衣服不够穿、开始叛逆了……

6
十年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


瞭望智库: 2030年前后,您觉得中国经济或者产业会发生哪些变化?

吴晓波:我不是算命的,但2030年有些事情肯定会发生。

中国的经济总量应该逼近或者超过美国。

这个是因为在过去的十年,我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We are2011年的时候,超过了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

那么到2030年这是一个应该大概率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中国会进入老龄化人口的社会。

现在,全中国老龄化率超过30%的只有上海。2030年,全中国人口的30%都会进入60岁的老龄化。

中国的城市化走到尽头。

现在每年增长率大概1reach1.2个点左右,到2030年,我们城市化率会达到70%,大概有9.4亿人口居住在城市里。

那时,房地产老板们的好日子就彻底过到头了。

可能会出现新兴的服务业、养老产业,等等。

以上三点是很清晰的,同时,另外一些东西,我们现在还看不清楚。

比如:癌症会不会被克服?会不会出现新的医疗革命和医疗健康服务行业?

太阳能、页岩油、海底发电这些清洁能源有没有可能替代石油?

中东会不会重新变成一个沙漠乡村?

还有人工智能,库兹韦尔(提出奇点理论的美国未来学家)去年有篇文章说,大概在2029年,芯片的计算能力会赶上人脑的能力。

那相当于在意识的层面上克隆一个人将变成现实,人的意识便有了永生的可能性。

那么,人的生殖、家庭、社会、组织结构、工作,这些我们听上去很熟悉的名词,都会被重新定义。

未来十年,很可能是人类工业革命以来200年来最戏剧性的时期,有很多领域可能发生天翻地覆式的变化。

十年后,手机很可能就消失了。

瞭望智库:您的意思是出现手机的替代品吗?

吴晓波:会的,手机就是一个通讯工具。

十年后,我们用什么方式进行通讯?

可能是个穿戴式设备,可能是个植入式的芯片。

现在,液晶面板材料已经可折叠了,手机未来会不会也可以折叠?

当然,书可能还会存在。

已经被革命到焦头烂额的东西,反倒会顽固地存在——它已经被革命了很多遍了,已经没有什么必要继续革命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Small gifts, come to Huiyi to support me"
No one has offered a reward yet. Give me some support
comiis_nologin
You need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Sign in | 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Point rules of this version

more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238-168-2638 QQcustomer service Monday to Friday 20:00-24:00
Quick reply Back to top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