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a new post
Open the left side

投资是一桩绝对独立而谦卑的事业

[Copy Link]
290 0

Register now, make more friends, enjoy more functions, and let you play in the community easily.

You need Sign in Can be downloaded or viewed without an account?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x
投资是一桩绝对独立而谦卑的事业417 / author:Fengjie / PostsID:1082214
看到上面热带岛国的蓝天和沙滩,会以为今天我们带来的是游记?当然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 —— 约翰•邓普顿。

在投资界,能被英女王授予爵士爵位的投资人屈指可数,约翰·邓普顿84岁高龄的时候就获得了该荣誉。还被 《福布斯》称其为“全球投资之父”和“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纽约时报》将其评为“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光看这一连串的荣誉,就知道他成就卓越。

他的投资履历十分传奇,当年凭着1万美金的借款,创造了220亿美元的财富。而他创立的邓普顿集团,旗下的共同基金更是成绩斐然。在经历了石油危机、东欧剧变、两伊危机等事件后,年化投资收益还能达到13.8%。由此他的投资理念受到世人追捧。

有人说,他是一位神学家,他依靠信仰的力量获得成功。有人说,他是一位逆向投资高手。他到底是怎么投资的?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借作者的度假感悟,一起来认识这位伟大的基金经理。在欣赏热带岛国的阳光和沙滩,在享受温暖之余,共同探讨投资的真谛。

度假 ing
刚刚逃离加拿大今年罕见的接近零下40度的极寒,来到阳光灿烂的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加共和国。

我们家每年有固定的度假计划,每年在加拿大寒冬的中间,找一个加勒比海岛国度假,意在让加拿大漫长的寒冬分成两段,感觉上让冬季变得短一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处于贪玩好吃的年龄,度假在他们那里有最大化的效用,成为他们每年期待的盛大节目,会成为一年中美好的记忆甚至一生中美好的回忆。

在新年开初来一点奢侈的花费,开启一年美好的日子,如果从投资角度来看,也是回报率很高的项目,由于是精神回报,其收益率实际上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在人生中尤其在伴随孩子成长的岁月中,要多寻找这类投资。


多米尼加共和国是一个一千多万人口的小国、早几年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但现在人均GDP下降到只有6000多美元,我来不及探求其中的原因。眼下最吸引我的是这里的温暖阳光、碧海蓝天、海滩和比基尼美女。

我们这次落脚的地方叫PUNTA CANA,是海岛的最南端,真正是远离尘嚣。除了当地工作人员,就是来自寒冷地区的游客,当然南下的加拿大和美国人居多,也有来自英国、俄罗斯的。

跟古巴不一样,这里是自由天地,通讯和网络通畅,在加拿大能访问的网站,这里都能访问,网络和信息环境跟加拿大一样,这其实很关键。如果网络不通,或者网络畅通但是一个区域网,连查阅一下谷歌邮箱都不可能的地方,那真是令人抓狂。我可体验过,仅这一点就会破坏你所有美好的度假感觉。

有意思的是,不像在家时有被信息轰炸而难以保持心情平静,换到这个度假的地方心就静下来了,可能是满目的阳光和各种悠闲自得的生活姿态吧。

海滩上情侣并肩悠然走过;涂了厚厚的防晒霜趴在躺椅上把后背晒成棕黑色的男士女士;仰面朝天捧着一本心仪的小说沉浸在虚构世界的书虫;像一条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的大人小孩;坐在吧台旁边让酒吧小哥调制各种鸡尾酒的醉中仙,一杯接着一杯品尝酒中的情绪。

这一切纷繁美好的生活,让世界从繁忙中停下来,静下来,让匆匆的脚步多了更多驻留与和缓,庸常日子里过于填满的内心瞬间放空,这对于投资思考实在是很有好处。

邓普顿喜欢离群索居?

我记得当年邓普顿爵士离开华尔街选择的离群索居之地 —— 巴哈马群岛,离我这个度假之地不远。自从邓普顿远离华尔街搬到巴哈马群岛以后,它的投资事业从低谷迈上巅峰,不管是投资收益还是募资规模一年比一年好。

有意思的是,他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研究投资,他一般是在海滩上,支起一把遮阳伞,多数时间阅读和处理其他事情,只用一个小时左右,阅读从纽约寄来的过期报纸和一些关于股市的报告评论,一年花在投资上的时间大约150小时左右。就这样,他建立关于全球的投资组合,他的投资神话在投资界已经无人不知了。

从邓普顿的案例看来,离群索居、信息延迟或数量不足,不是投资取胜的敌人,恰恰是投资获得佳绩的捷径,真正重要的还是投资体系和耐心。

投资要谦卑,要有道德标准

还有一点,邓普顿跟别人不一样,那就是谦卑。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每次重大的投资活动或投资会议之前都要祷告,他不是只要有钱赚就去投,他有一定的道德标准,他的投资标的排除酒精、烟草和赌博类等公司。

很显然,投资在邓普顿那里不仅仅具有事业成功(being a success in life )的意义,更有人生成功(a success of living )的意蕴。他的投资本身基于自己的价值准则,同时投资的利润用于慈善,支持人类精神发展的事业。

他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爵位和被后人广为纪念,不仅仅是他赚取的金钱,更主要是他一生创造的比金钱多得多的价值。

今天的投资者比以前的投资者有更多优势,前面有许多成就非凡的投资家供我们学习和参考。以前我梳理过一些投资大家的理念并在投资中进行实践,今年我觉得学习邓普顿似乎恰逢其时,一是我对事业成功和人生成功颇有困惑,二是在面对一些有道德困境的投资时比如加拿大的大麻股票,比如:某色幼儿园,有了邓普顿作为楷模,该如何选择就毫不犹豫了。

在投资世界,金钱不是唯一标准,价值标准可以更高一点,也应该选择不参与、不支持作恶的公司。

做投资的人其实很容易膨胀,短暂的几次盈利和几个投资回报很好的案例,就会觉得自己不是常人,是投资奇才甚至股神,自己感觉良好还要不断向外界展示。

加之周围友朋的吹捧,很容易就信心爆棚,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和投资神功,开始偏离自己的投资方向,做一些风险很高的投资,直到市场给他一场狠狠的打击,他才会明白自己做错了。

在任何时候只有保持谦卑,意识到自己的有限能力、有限智慧,才可以在暗潮涌动、风险丛生的股票市场挣到一些收益,在长久的投资生涯中生存并发展壮大。

投资的盈亏,只可以对上帝诉说。

如果你帮人打理资金,顾客这个上帝需要你的诚实汇报。

如果你只为自己投资,投资的盈亏也只可对上帝诉说,因为投资业绩很好,你恐怕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骄傲和膨胀;如果业绩不好,你恐怕被周围的口水和轻视淹死,无法面对这种短期的挫败感,你小小的心脏没有足够的承受力。

只有面对上帝,你无法骄傲;只有面对上帝,你不会面对直接的挫败打击,也不必自卑。

投资如果有谦卑的心,你的内心会更平静,在平静的心态下,你会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也就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实际投资的操作中不受外在环境影响而有个更好的投资结果。

邓普顿在投资中的谦卑,应该是他投资成功的重要主观因素。

投资要远离喧嚣,独立思考

今日的科技便利,获取信息的快捷和众多,信息成为一种暴力攻击,对投资者不是福音。明智地选择信息,定期地屏蔽信息可能是对这个年代投资者的严峻考验。

有意思的是,基于科技便利,大家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投资群(本人也未能免俗,也建过一个,此文发表后就会关闭),用于共享信息和共同研究,当然,这种群有一定的益处,每个人展示自己的专长,找到很多不错的资料,但由于人性的懒惰、贪婪和骄傲,这类群最终带来的结果是灾难。

人是懒惰的动物,总想占别人的便宜,有了群便很自然激发自己的懒惰。人是虚荣的,总想在人群中,炫耀自己的投资业绩,刷自己的存在感。人耐不住寂寞,总想往热闹的地方跑,跟随大众的狂热,这样的投资追逐往往像亮丽的烟花来得灿烂去得疯狂。

任何群都免不了那种天然的传染性,容易传染狂热,传染恐慌。投资要绝对理性,就要离群索居,沉默是金。

投资的行动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

在投资的漫长道路上,长进是缓慢而拖沓的,机缘巧合碰到一些宝贵的理念,理解起来需要一段时间,如果还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行动,那是更难的一个过程。

也许有的人觉得自己是天纵之才,很轻松理解了那些看起来像常识一样的观念,也据此去行动,只有行动的结果才会告诉你,你是否真正懂得那个观念。

没有行动的理解都是空谈,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行动,背后是你基于行动的理念出了问题,可能是理念的问题,更可能是你的理解出了问题,你可能轻视了理解一个观念的难度。

在投资世界,投资的行动是唯一最重要也值得重视的观点,其他都是空谈,都是零。

凡是那些跟你说:“我早就知道某某公司会是这样,现在果然盈利丰厚,可惜我没有行动。”对于所有这类说法,在我看来直接选择忽略,多一秒钟纠缠都是浪费生命,而且要警惕自己千万别成为那种人。但在沉默是金的原则下,其实谈论投资标的是错误的,只能保持沉默,闷声发大财其实利己利人。

投资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

投资的进步实在是越来越艰难,有时候为了探索新路,努力让自己进行艰难的思考,但未必有收获,往往是碰到难以突破的关口而停滞不前。

过去的一年,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投资领域中“已经发生的未来”这个很有挑战的问题,并进行投资实验,但在认识的思维逻辑上推演不下去,需要更多德国古典哲学的学习,更多关于脑科学发展的知识,而这两项都非一日之功。

我在文章里长期谈论定位和人口结构,过去的思考和投资行动,让我坚定了一点:

如果一个产品有强大的定位,而且在一个人口结构方面数量越来越持续高增长的情况下,要无惧股价上下巨幅震荡,坚定持有筹码,最终一定收获短期暴利和长期的高复利率。

人性天性喜新厌旧,在投资领域总是追逐过多的标的,尤其在各类新科技浪潮的裹挟下,更是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结果自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几乎任何时候,冲进狂热人群中争抢的投资机会不如眼前捡钱的收益大。

到今天为止,对于我来说,投资就两类:具有垄断地位的(内含定位)、显而易见的便宜。

当然,背后还是有很长一个思考链条,比如垄断、定位和何为便宜,有的是不言而喻的常识,但熟视无睹是人的常态;有的是我曾经在文章中写过的,但我的理解或许有偏差,而你对我的观点的理解可能根本不是我的原意。

所以,还是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观点,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去探索,那可能更会有好的投资业绩。

文:周年洋
"Small gifts, come to Huiyi to support me"
No one has offered a reward yet. Give me some support
comiis_nologin
You need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Sign in | 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Point rules of this version

more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238-168-2638 QQcustomer service Monday to Friday 20:00-24:00
Quick reply Back to top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