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 是什么?揭开每股盈余的赚钱密码
一、EPS 是什么?一句话理解每股盈余
1.1 基础观念:公司赚的钱怎么分?
EPS 全名是 Earnings Per Share,中文叫「每股盈余」,指的是公司在某段期间内赚的钱,平均到每一股的获利。
你可以把 EPS 想象成一块蛋糕,公司总共赚的钱就是整块蛋糕,而你手上的股票数量,就决定你能吃到几片。
📌 EPS 计算公式:
EPS = 税后净利 ÷ 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数
这个数字愈高,通常代表这家公司获利能力愈强;但等等,别急着以为「高 EPS=股价会飙」,这里头的学问可不小。
二、EPS 有几种?别只看「表面数字」
2.1 基本 EPS vs 稀释 EPS:你看的是哪一种?
投资人常搞混 EPS 的种类,其实最常见有两种:
1. 基本每股盈余(Basic EPS)
➤ 只考虑当下已经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 适用于没有潜在稀释工具的公司(例如不发可转债、认股权)。
2. 稀释每股盈余(Diluted EPS)
➤ 加计了未来可能变成股票的潜在证券(如员工认股权、可转债)。
➤ 更接近实际「未来」你能分到的利润。
📌 重点:如果你发现某公司基本 EPS 3 元,稀释 EPS 却只有 2.4 元,代表未来可能发生股本膨胀,获利会被摊薄,这时要更审慎分析。
三、EPS 看什么?不只是越高越好
3.1 EPS 数值高,真的代表这家公司值吗?
EPS 是获利的平均值,不代表公司整体赚得多。例如:
结果:
想避开假象,就得深入 EPS 背后的结构──看净利变化来源、观察毛利率、营收是否同步提升。
四、EPS 对股价有影响吗?当然,但不是唯一
4.1 EPS 与股价的互动关系
在效率市场理论下,股价反映公司未来获利。EPS 是预测这项能力的工具之一。
但市场是有情绪的。EPS 再好,如果整体景气下滑、产业转弱、法人抛售,股价也可能下跌。
EPS 对股价的影响可分三种情境:
五、EPS 怎么查?这些方式快又准
5.1 初学者三大查询管道:
建议优先使用官方或具备来源揭露的平台,避免误信错误数字。
5.2 EPS 与其他指标联用更有效
光看 EPS 是片面的。实务上建议搭配:
六、EPS 可以用来挑股票吗?当然,但有步骤
6.1 EPS 实战应用流程
1. 找出 EPS 稳定成长的公司
➤ 例如近五年 EPS 缓步提升的企业。
2. 搭配产业周期与趋势评估
➤ EPS 成长背后是结构性改变还是一次性?
3. 对比同业 EPS
➤ 看同行公司 EPS 是否落后/领先。
4. 设定预期 EPS 目标 → 对应合理股价
➤ 结合本益比估算预期股价区间。
七、新手怎么练习?先从模拟再到实战!
7.1 想用 EPS 实战,这两步不能省:
八、EPS 的五大误解与投资地雷
8.1 太多人被 EPS 骗了!这些观念要厘清
九、总结:EPS 是什么?是认识公司体质的快捷方式
EPS 是投资分析的基石,帮你快速看出一家企业赚钱的能力是否「能说服人」。但它不是万灵丹,不看其他指标就进场,只会让你变成盲投族。
💡 小结 Tips:
十、EPS 常见问题 FAQ:你想问的这里都有解
Q1:EPS 是不是数字越高越好?
A1:不一定。EPS 高固然代表公司每股赚得多,但你要搞清楚这个「高」是怎么来的:
Q2:EPS 负值代表公司就不能投资吗?
A2:EPS 负值表示公司当期亏损,不能从股东身上赚钱──但不等于它没有投资价值。新创公司、研发期生技股常见亏损,但若未来产品一旦上市,可能业绩爆发。
重点是要分辨「结构性亏损」还是「成长前的阵痛」。若是前者,EPS 长期负值要非常谨慎;若是后者,要靠财报其他线索判断潜力。
Q3:EPS 是财报里哪里找得到?
A3:EPS 通常会出现在公司的合并损益表下方,或者财报摘要页中清楚列出。
若你懒得翻原始财报,可上公开信息观测站、各大券商或投资平台查询。但要记得对照来源、更新时间,避免使用过期数据做决策。
Q4:该用哪一种 EPS 来分析股票?
A4:建议根据公司情况选择:
Q5:EPS 能拿来预测股价吗?
A5:间接可以,但不能单靠 EPS 下定论。通常会搭配「预估 EPS」与「本益比(P/E)」来推估合理股价范围:
举例:
若某公司今年预估 EPS 为 5 元,本益比合理区间为 10–15 倍,则合理股价落在 50~75 元。
但切记:预估数据具不确定性,且市场情绪、总经变化都会影响股价。EPS 是评估依据,不是未来的保证书。
1.1 基础观念:公司赚的钱怎么分?
EPS 全名是 Earnings Per Share,中文叫「每股盈余」,指的是公司在某段期间内赚的钱,平均到每一股的获利。
你可以把 EPS 想象成一块蛋糕,公司总共赚的钱就是整块蛋糕,而你手上的股票数量,就决定你能吃到几片。
📌 EPS 计算公式:
EPS = 税后净利 ÷ 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数
这个数字愈高,通常代表这家公司获利能力愈强;但等等,别急着以为「高 EPS=股价会飙」,这里头的学问可不小。
二、EPS 有几种?别只看「表面数字」
2.1 基本 EPS vs 稀释 EPS:你看的是哪一种?
投资人常搞混 EPS 的种类,其实最常见有两种:
1. 基本每股盈余(Basic EPS)
➤ 只考虑当下已经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 适用于没有潜在稀释工具的公司(例如不发可转债、认股权)。
2. 稀释每股盈余(Diluted EPS)
➤ 加计了未来可能变成股票的潜在证券(如员工认股权、可转债)。
➤ 更接近实际「未来」你能分到的利润。
📌 重点:如果你发现某公司基本 EPS 3 元,稀释 EPS 却只有 2.4 元,代表未来可能发生股本膨胀,获利会被摊薄,这时要更审慎分析。
三、EPS 看什么?不只是越高越好
3.1 EPS 数值高,真的代表这家公司值吗?
EPS 是获利的平均值,不代表公司整体赚得多。例如:
- 甲公司 EPS 5 元,但总股数只有 1,000 万股 → 净利 5,000 万元
- 乙公司 EPS 3 元,但总股数有 5,000 万股 → 净利 1 亿 5,000 万元
结果:
- 乙公司赚的钱比较多,但 EPS 却低。这是因为 EPS 没考虑总体规模与股本基础。
- 3.2 EPS 增长来源很重要
- 营运成长:靠本业赚钱,值得信赖
- 非经常收益:例如卖掉资产、业外收入 → 不能常态化
想避开假象,就得深入 EPS 背后的结构──看净利变化来源、观察毛利率、营收是否同步提升。
四、EPS 对股价有影响吗?当然,但不是唯一
4.1 EPS 与股价的互动关系
在效率市场理论下,股价反映公司未来获利。EPS 是预测这项能力的工具之一。
但市场是有情绪的。EPS 再好,如果整体景气下滑、产业转弱、法人抛售,股价也可能下跌。
EPS 对股价的影响可分三种情境:
- EPS 成长,股价跟涨:理想情况
- EPS 成长,股价不动:市场预期早已反映
- EPS 成长,股价下跌:获利质量堪忧/其他财报指标不佳
五、EPS 怎么查?这些方式快又准
5.1 初学者三大查询管道:
- 公开财报数据(公司网站/证交所/公开信息观测站)
- 券商交易平台(台股、美股平台皆可查)
- 财经网站
建议优先使用官方或具备来源揭露的平台,避免误信错误数字。
5.2 EPS 与其他指标联用更有效
光看 EPS 是片面的。实务上建议搭配:
- 本益比(P/E Ratio)= 股价 ÷ EPS
- PEG Ratio = P/E ÷ EPS 成长率
- 毛利率 / 营益率:判断获利是否来自营运
六、EPS 可以用来挑股票吗?当然,但有步骤
6.1 EPS 实战应用流程
1. 找出 EPS 稳定成长的公司
➤ 例如近五年 EPS 缓步提升的企业。
2. 搭配产业周期与趋势评估
➤ EPS 成长背后是结构性改变还是一次性?
3. 对比同业 EPS
➤ 看同行公司 EPS 是否落后/领先。
4. 设定预期 EPS 目标 → 对应合理股价
➤ 结合本益比估算预期股价区间。
七、新手怎么练习?先从模拟再到实战!
7.1 想用 EPS 实战,这两步不能省:
- 建议先申请模拟账户练习分析与下单,观察 EPS 发布后股价反应。
- 有了策略信心后,就可申请真实户口,真正投入资金,建立纪律。
八、EPS 的五大误解与投资地雷
8.1 太多人被 EPS 骗了!这些观念要厘清
- EPS 高不代表公司最赚钱:请看总体净利
- EPS 成长可能来自财报美化:营收不动但 EPS 涨=有猫腻
- EPS 不能孤立解读:需配合产业面与公司前景
- EPS 数据若来自预估,误差风险大:请检查分析师预测是否夸大
- EPS 负值 ≠ 一定要卖股:新创公司可能亏损但仍具潜力
九、总结:EPS 是什么?是认识公司体质的快捷方式
EPS 是投资分析的基石,帮你快速看出一家企业赚钱的能力是否「能说服人」。但它不是万灵丹,不看其他指标就进场,只会让你变成盲投族。
💡 小结 Tips:
- EPS 要「看趋势」不是「看单点」
- 与毛利、营收、股本结构配套分析更有价值
- 搭配模拟账户学会实战操作后,才能真的懂得用它赚钱
十、EPS 常见问题 FAQ:你想问的这里都有解
Q1:EPS 是不是数字越高越好?
A1:不一定。EPS 高固然代表公司每股赚得多,但你要搞清楚这个「高」是怎么来的:
- 是本业赚钱?还是靠卖资产?
- 是成长趋势?还是单季暴冲?
Q2:EPS 负值代表公司就不能投资吗?
A2:EPS 负值表示公司当期亏损,不能从股东身上赚钱──但不等于它没有投资价值。新创公司、研发期生技股常见亏损,但若未来产品一旦上市,可能业绩爆发。
重点是要分辨「结构性亏损」还是「成长前的阵痛」。若是前者,EPS 长期负值要非常谨慎;若是后者,要靠财报其他线索判断潜力。
Q3:EPS 是财报里哪里找得到?
A3:EPS 通常会出现在公司的合并损益表下方,或者财报摘要页中清楚列出。
若你懒得翻原始财报,可上公开信息观测站、各大券商或投资平台查询。但要记得对照来源、更新时间,避免使用过期数据做决策。
Q4:该用哪一种 EPS 来分析股票?
A4:建议根据公司情况选择:
- 如果该公司没有发行认股权、可转债等,基本 EPS 就够用。
- 若有潜在股本稀释风险(例如科技股常配员工股票),建议直接看「稀释 EPS」,这会更贴近未来真实情况。
Q5:EPS 能拿来预测股价吗?
A5:间接可以,但不能单靠 EPS 下定论。通常会搭配「预估 EPS」与「本益比(P/E)」来推估合理股价范围:
举例:
若某公司今年预估 EPS 为 5 元,本益比合理区间为 10–15 倍,则合理股价落在 50~75 元。
但切记:预估数据具不确定性,且市场情绪、总经变化都会影响股价。EPS 是评估依据,不是未来的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