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汇易互动

智识谦逊的重要性

7788
2022/09/13 17:52:13
凯莉:具备智识谦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认知局限和偏见,更关心事情真相而不是坚信自己没错,他们更擅长分辨真假新闻。

为什么有一些人比别人更相信阴谋论和假新闻?这是什么使然?是他们的政治观点和宗教信仰?是缺少正规教育?还是与他们的年龄、性别或社会经济背景有更大关系?

一项近期发表的研究显示,比所有这些因素都更为重要的是另一个特征: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有——或没有——智识谦逊(intellectual humility)。

智识谦逊可以理解为一种愿意看到自己身上的认知局限和偏见、有错就坦然承认、更关心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不是坚信自己没错的性格特征。有一句话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精神,人们通常认为是(也许并不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说的:“当事实改变时,我就改变自己的想法——你呢,先生?”

这项研究报告的作者马尔科•迈尔(Marco Meyer)和马克•阿尔法诺(Mark Alfano)是专门研究社会认识论(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的学者。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拥有这种美德的人更擅长分辨真假新闻。他们认为,相比他们研究的其他因素,拥有智识谦逊是预测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抵抗假新闻的更好指标。

在去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中,迈尔和阿尔法诺发现“认识缺陷”(epistemic vice,即缺乏智识谦逊)和相信新冠假消息之间有强关联,关联系数为0.76。其次是宗教虔诚度,关联系数为温和的0.46。虽然他们确实发现智力(以考试结果、教育程度和认知反应测试的表现来衡量)与相信假消息之间有弱关联,但他们表示智力与智识谦逊之间没有关联。

在汉堡大学(University of Hamburg)工作的迈尔表示:“如果你的智商很高,你其实可能更容易相信某种不实信息,因为你更可能有能力合理化你相信的东西。”他表示,智识谦逊“是几乎可以抗衡智力这种作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你可能认为这样的美德几乎不可能测量,但迈尔和阿尔法诺的研究显示,自我报告的智识谦逊相当有效,这种自我报告是让研究对象评价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某些说法,如“我常常对我不太了解的问题持有强烈观点”。其他研究显示,自我报告与他人报告的智识谦逊是正相关的,前者被视为更精确的指标。

你可能还担心,考虑到学术界的自由主义者偏多,这些研究中使用的例子会偏向右翼的虚假信息或阴谋论。但两位研究者表示,他们仔细设计问题,以求确保平衡。在新冠虚假信息的案例上,他们询问受试者的看法时选择了有广泛争论的领域,例如烘手机能有效杀死病毒,而不是争议更激烈的领域,例如口罩和封锁的有效性,或病毒的起源。

智识谦逊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阻止虚假信息传播。其他研究发现,它与所谓的“掌握行为”(mastery behaviour)——例如选择有挑战性的工作和在失败后继续坚持——有关,还与更少的政治“我方偏见”(myside bias)有关。

然而,这种品质并不容易培养。近期一项研究显示,反复让学生直面自己的错误——例如让他们参与“预测锦标赛”——可能有效。我此前主张过,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应该设置一种“挑战者模式”,让我们能接触自己平常不会看到的观点;另一个方法可能是采取一种名为“钢铁人”(steelmanning)的做法,这个词可能是博客作者查娜•梅辛杰(Chana Messinger)创造的。她称其为“将别人的观点用最好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艺术,即使这不是对方所表述的”——也就是与“稻草人”(straw-man)相对。

当然,智识谦逊是有限度的:如果超过了,它就变成了自我放纵,可能让我们变得犹豫不决。治理一个国家——甚至写一个专栏——需要一定程度的坚信不疑,有时候这意味着要佯装出某种样子,并寄希望于最好的结果。所以我们也应该培养其他品质,例如勇气和采取行动的能力。

但关键的是,我们要营造这样的环境:奖励存疑的态度,赞扬那些愿意承认错误的人。说“我错了”并解释其理由,常常比坚持“我是对的”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