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a new post
Open the left side

MMTWhat is it? Why has it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Copy Link]
173 0

Register now, make more friends, enjoy more functions, and let you play in the community easily.

You need Sign in Can be downloaded or viewed without an account?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x
  现代货币理论(MMT)进入经济讨论领域已有数十年时间,但主流经济学家往往对这一非主流学派不屑一顾。而今,新冠疫情冲击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各国在使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方面付出了空前代价。这使得MMT步入强光灯之下。
  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施展零利率、无限量化宽松和大规模财政赤字救助市场和经济,并有可能在将来采取“财政赤字货币化”解决遗留问题,这样的逻辑思路似乎与MMT的核心观点相同。曾经担任美国副国务卿的罗伯特·霍马茨(Robert Hormats)就认为,新冠流行病迫使美国政府无意间应用了MMT。
  MMT是什么?为何近几年越发受到追捧?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MMT究竟是纾困“蜜糖”还是“砒霜”?
  What is?MMT
  MMT是一种非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大致诞生于20century90年代,是以凯恩斯主义、国家货币理论、内生货币理论为基础演化而来。
  其认为,现代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政府信用货币体系。货币是一种政府债务凭证,即主权货币,不与任何商品和其他货币挂钩,只与未来税收债权相对应。主权货币具有无限法偿,没有名义预算约束,只存在通胀的实际约束。主张功能性财政,即应由功能性财政代替央行承担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通胀的职能。
  通俗而言,MMT的核心是在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重新进行分工。由央行担任出资者的角色,向政府融资并为资金缺口创造资本。如此一来将能无限创造债务,以此刺激国内的投资并避免经济萧条。MMT为大量财政支出“大开绿灯”,并否定平衡预算的必要性。这与主流经济学理论大相径庭,主流经济学思想认为,平衡的预算可以保持较低的利率并促进经济增长。
  “发行货币的国家可以花费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货币”听起来并不正确,但这正是MMT的基础。MMT因此成为一个有争议的经济理论,主流经济学家和投资专业人士对此有诸多评价。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Ray DaliocallMMT“不可避免”。克林顿执政时期的财政部部长兼奥巴马经济顾问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称其为“巫毒经济学”。他认为,类似于现代货币理论的政策导致委内瑞拉等拉丁美洲国家陷入恶性通货膨胀。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表示,他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弄清MMT是什么。
  加拿大前央行行长史蒂芬·波洛兹(Stephen Poloz)去年表示,MMT“正在提供‘免费的午餐’,但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没有这种东西”。
  MMT声称大量印钞,有效利用可用的“资源”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反而能够激发本国经济潜力。这项理论尤其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当选后日益壮大的民主党左翼人士支持。
  特朗普在2017年提出的公司减税计划虽然饱受争议,却进一步证明了预算赤字能够有效地影响经济增长——此后,美国复苏加速,失业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通货膨胀并没有影响,利率继续下降至历史低位。
  事实上,自2008Globalfinance危机之后,美国政府采取的低利率和一系列量化宽松政策并未产生预期的通货膨胀。这引发了对MMT的重新审视。因为2008年的经验似乎显示,联邦政府可以为援助和刺激经济提供无限的资金,而不会出现实体经济膨胀的风险。这样的先例也让MMT的倡导者相信,2020年新冠大流行引起的巨大支出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2008年带来的第二个重新思考的要素是政府赤字的作用。大多数国家在2009年采用了赤字刺激措施,但由于对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积累的对政府债务的担忧,很快多国政府通过实行了紧缩政策,但复苏依旧疲软。
  到2013年,一些宏观经济学家开始反思紧缩政策的作用,例如当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就意识到紧缩政策的破坏性超出了预期。
  到2019年,布兰查德进一步认为,在利率远低于名义GDP增长率的情况下,各国政府有能力承担适度的赤字而不会增加债务/GDP比率,并强烈暗示各国政府应该这样做。甚至IMF也敦促有“财政空间”的国家可以利用赤字促进经济增长。
  高光时刻到来?
  事实上,对于MMT的关注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就已经有所体现。数字资产研究院研究员曹胜熙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非主流的现代货币理论得到关注,原因在于近年来贫富差距加大,低增长、低通胀普遍出现,这与现代主流宏观经济学经常处理的高增长、高通胀的情况有所差别。
  曹胜熙表示,在主流宏观经济学不能够解决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情况下,大家都把目光转向非主流的现代货币理论。这一理论对于预测贫富差距拉大情况下的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情况比较准确,因此引发关注。
  新冠大流行的出现极大推动了对MMT的讨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传统的宏观调控手段受到了很大限制。为了应对新冠危机,各国政府迅速大幅增加了预算,大笔赤字正在各地蔓延,其中部分资金来自中央银行的“印钞”。经常性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10%的情况并不少见。经济学家,甚至那些一生都在警告预算赤字和政府债务危险的人,也似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些。
ForMMT的拥护者而言,MMT的高光时刻似乎已经到来。在新冠大流行的冲击下,MMT提议的核心要素已被接受,并且在多国政府努力实现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屡被实践。
  在美国,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施展零利率、无限量化宽松和大规模财政赤字救助市场和经济,并有可能在将来采取“财政赤字货币化”解决遗留问题。
  曹胜熙分析称,在应对金融危机,或在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时,美国政客,还有一些华尔街投资bank家表现出的对现代货币理论的追捧,与其所处的位置有关。
  “一个倾向于增大政府支出的政党,如果能够通过货币来为财政支出融资,而不是通过发债或者是增税,这将减小推行政策的阻力,从而形成其追捧现代货币理论的动力。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已经可以看到量化宽松开启之后,金融资产的规模一直在膨胀,如果实施现代货币理论,金融资产的规模会继续膨胀,对金融机构也是有利的。”曹胜熙表示。
  在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研究员张明看来,即便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新一轮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不能退出,进而日益常态化,也不意味着这些国家在以一种间接或变相的方式来践行现代货币理论的理念。第一,在主要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实践中,央行依然扮演着重要的决策者角色,且依然具有较强的货币政策独立性;第二,主要发达国家目前依然是通过大规模发行国债来为财政赤字融资的,且用央行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的方式来助推国债发行;第三,主要发达国家政府依然高度关注宏观与金融不稳定性风险;第四,主要发达国家政府仍在避免直接的财政赤字货币化。
  警惕“毒副作用”
  新冠疫情正在摧毁全球经济,如果实践现代货币理论,究竟能够释放经济潜力,还是会导致全球崩溃?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最早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国家,也可基本算是MMT的实践者。日本政府债务对GDP的比率已经超过了200%,但是一直没有出现较大的债务问题,也没有较明显的通胀,这是很多MMT支持者的论据之一。
  不过,日本央行在不丧失信誉的情况下还能持续购买计划多长时间,许多经济学者仍觉得充满不定性。有分析认为,这是个惊心动魄的试验,可能为现代货币理论铺平道路,也或许会粉身碎骨。
  张明认为,现代货币理论试图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政策范式。但现代货币理论存在诸多问题与风险:第一,现代货币理论是一种简单的理论抽象,严重忽视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尤其是finance体系在现实世界中扮演的各种重要角色;第二,现代货币理论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在经济体达到充分就业之前,增发货币与通货膨胀之间并无显著正相关性;第三,现代货币理论严重低估了在特定情形下,要从经济体中大规模抽回流动性的政策难度;第四,现代货币理论的实施将会使得一国货币失去了内在锚,从开放经济学视角来看,这意味着该国货币将会面临较大的本币贬值压力;第五,针对供给侧冲击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现代货币理论没有提出一个好的方法进行应对。
  MMT的核心主张可以看到马克思、凯恩斯、罗宾逊夫人、明斯基等人观点的影子。曹胜熙也表示,马克思、凯恩斯和罗宾逊夫人等提出的社会如何一起共同创造、分配价值非常重要,对经济产生很大影响,这一套观点具有生命力。
  “现代货币理论提出的具体政策建议其实也可以实践,但是要注意的是,一旦开启央行从属于财政赤字货币化制度的口子之后,想要重新管理财政秩序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Small gifts, come to Huiyi to support me"
No one has offered a reward yet. Give me some support
comiis_nologin
You need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Sign in | 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Point rules of this version

more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238-168-2638 QQcustomer service Monday to Friday 20:00-24:00
Quick reply Back to top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