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考虑的政策指标考虑的是核心通胀率,核心PCE绝大部分时间小于核心CPI。例如,最新美国七月的核心PCEyes1.25%And the coreCPIyes1.57%。由于核心PCE的波动性明显小于核心CPI,因此,不仅市场普遍认为以“稳定物价”为政策目标的美联储使用的通胀指标就是“核心PCE”,在美联储的官方文件里,也指明了这点。当然,美联储也会参考其他通胀指标来理解物价变动的趋势。
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进行了三轮量化宽松,2014年退出后,在2015year12月进行了首次加息,但其实这一次加息是美联储不得已而为之。此前,核心CPIAnd the coreCPI的走势高度一致,但在2015年全年却出现了明显的分离(见上图)。核心CPI不断上涨,在11月超过2%And the corePCE却不断下降,到11月也只1.19%。按理说,美联储不应该在12月进行加息,但由于之前美联储高估了经济回暖和物价上升的速度,使得市场多次预期美联储将加息,美联储一再推迟就十分有损信誉。于是,12月看到核心CPIHas exceeded2%就进行了加息。当然,这也并非完全不能理解,美联储即使以核心PCE为指标,也会参考核心CPI,但接下来,我们会继续看到美联储加息的参考通胀目标变得模糊不清。
from2016年初到2018年底,美国又进行了8次加息,分别是2016year1Times,2017year3Times,2018year4次。但实际上,美国的核心PCE只是在2018year3月才开始出现超过2%的水平。因此,严格来说,以核心PCE作为政策目标的美联储从2015From the end of the year to2017At the end of the year5次加息,其实都不应该,这段时间欧盟和日本都没有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