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a new post
Open the left side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

[Copy Link]
676 1

Register now, make more friends, enjoy more functions, and let you play in the community easily.

You need Sign in Can be downloaded or viewed without an account?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x
作者:筹码君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96 / author:5566 / PostsID:1083245
小编有话说:
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但是教育,一定不是原来的那个教育了。
在一些人眼里,阶级时代,再努力也是徒劳。
曾经,母亲们心目中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心目中的名师名校,都已经被货币化,甚至军火化,宗教化,成了培训机构、地产商、和学校的变现的工具,变成了母亲们自己完成存量博弈的血海,也变成了一代人进行阶级竞争的战争焦土。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大家有什么想要讨论的,都可以在文末评论区留言哦!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648 / author:5566 / PostsID:1083245
我们的新的投资主题是:『阶级』军火, 内心充满了满满的『负能量』,太多的父母望子成龙,太多的女生希望嫁入豪门,太多的学生愿意希望成为公务员,他们都愿意用一切的资源来换取突破阶级的枷锁,如何帮助他们,甚至是欺骗他们,都成了当前现金流最好的生意之一。
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但是教育,一定不是原来的那个教育了。
曾经,母亲们心目中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心目中的名师名校,都已经被货币化,甚至军火化,宗教化,成了培训机构、地产商、和学校的变现的工具,变成了母亲们自己完成存量博弈的血海,也变成了一代人进行阶级竞争的战争焦土。
什么是教育
那么多人都想改变命运,怎么可能嘛?
任何名校,哪怕是小学,机会就那么多,既然你们相信,你们又非得要,那就搞个竹竿让猴子们爬,付费,告诉他们爬完有可能升学加分有工作 ,没效果,再换一根喽!
——某考试培训公司老板
你想的是,如果不努力攻下学历这个山头,就会『不破无明,永堕轮回』,永远沉淀在中下层社会。
可现实是,不管你怎么努力,你都是大概率沉沦下去,宿命难逃。
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每一个关卡,都需要500-1000万的学区房(资格)+ 辅导老师+特长班+家长简历+ 自身努力+幸运值+ 智商+情商,到最后,混到名校了,居然成才的功劳被学校拿去脸上贴金。印刷学历,且依靠学生刷名声,这么不要脸的生意模式,真是牛逼极了。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751 / author:5566 / PostsID:1083245 六道轮回
学校可以不要脸的根基,是建立在屌丝父母们的集体躁动的基础上的。每一个母亲心里都这么认为的:『那么多人,凭什么我的娃输在起跑线?父母当年不努力,你看看,多吃亏,你要拼命读!别人家上的课,我们得上,别人家没有上的,我们也得上!』
这样的共识,让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中产,甚至富裕阶层,都在焦虑中,都在教育的战场上,倾其所有,展开鏖战。
    [li]
    富裕阶层:我打拼了大半辈子,不求青出于蓝,至少让孩子继承自己的阶级吧,砸钱![/li][li]
    中产阶层:怎么着也得比自己强把,看看能不能复制自己的轨迹,进个名校安心,再混个大央企,拼了![/li][li]
    普通百姓:当年我没好好念书,所以,孩子得尽量向上学,有学历还是硬气,机会多,砸锅卖铁供你读书![/li]

一场存量博弈的鏖战就此拉开。 每一个人都知道,谁不抢跑谁傻逼啊!从胎教就开始教微积分。虽然,你翻翻富豪榜上的那些鸟人的学历,再看看身边的土豪,很多人学历真的不行,可是,名校就是有面子。人们对于鄙视链上游位置的追逐,甚至大于他们的生命,这样的韭菜,就是市场上最好的肥料和炮灰。
1个老婆+4个老人的焦虑共振=
中低产们一场浩大的阶级远征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305 / author:5566 / PostsID:1083245
一度出现过的阶级扁平化,那是工人阶级地位的历史高峰在整个阶级从扁平化回归金字塔状态过程中,系统性的出现过几次分发高等级阶级证的机会。
1990年之前,阶级通行证=高考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214 / author:5566 / PostsID:1083245
1978year2月,大一新生那个年代没有造就什么企业,但是确实最有诚意的一次高等阶级证书分发的过程。在1990年之前,全国的大学生都是稀缺的,都是直接当干部的,相当多的人受益于此,当时的这批人陆续在文革之后构建了整个官僚体系。
2000年之前,付费敲门砖=留学this10年的大机会,是美帝给的,浩浩荡荡的留学潮,虽然人数不比今天,但是席卷了整个精英阶层。这10年,成就了新东方。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311 / author:5566 / PostsID:1083245 俞敏洪
多年前,俞敏洪老师说过,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多少学子的心被点燃了。在那个还能考学习换取机会,靠美帝奖学金改变命运的年代,那一本本厚重的Bible/Prep (GRE红宝书和模考题),上面印的不是单词,是希望,是新『阶级』指南,新东方成了印钞机,播下了数百万希望的种子,在纳斯达克收获了红太阳。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158 / author:5566 / PostsID:1083245 多年后杀鸡归来的喜悦一定还让你热泪盈眶
在互联网热浪才开始的2000年,马云还是屌丝,俞敏洪老师账上的现金就超过5000万,在2006年上市的新东方,是百度之前的中国概念旗舰公司。所谓的互联网企业,当时看来,都算昙花一现,不堪一击。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262 / author:5566 / PostsID:1083245
10年新东方股价之路那时,确实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年代,那时,新东方的赚钱核心只有一个:培训服务 X 网点数量+ 教材,模式上,和刘永好先生的『新希望』饲料厂是一样的。
美帝给的『新希望』商业模式是没什么溢价的,每一个学子都啃着巨厚的GRE 词汇,说实话,这就是一个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你行你上,不行就滚)的游戏。新东方既不参与印刷『希望』,也不能直接改变命运,只能守望在美帝的门口,用老辣凶残的应试技能,狠狠的踹一下小伙伴的屁股,算是临门一脚,仁至义尽,毕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71 / author:5566 / PostsID:1083245 新东方开创了教育界的『新希望』模式
2016年之后,阶级大乐透=倾其所有王朔曾经BB过,『什么是成功?成功不就是挣了点钱,让傻逼们知道了嘛。』
人是爱攀比的,主动分阶级,不分阶级心里就不爽。 这是人比动物更有趣的地方:在被基因控制的同时,还创造了社会阶级来束缚自己,究其一生都在攀登这个『天梯』,还捎上下一代。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905 / author:5566 / PostsID:1083245
资本主义的金字塔体系,分为:统治阶级,神职阶级(思想管理),军职阶级(暴力机构),商业阶级,工农阶级。
在留学这个阶级通行证慢慢烂大街后,全社会与此同时形成了一套新的阶级通行证发型秩序: K12教育。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756 / author:5566 / PostsID:1083245
K12 教育的领头羊,好未来的军火模型K12 教育之所以火,和『阶级继承』和『阶级突破』的刚需是分不开的。中产偏上的,需要传承优势地位,必须狠狠搞学历教育;需要突破的中下层,必须倾其所有刷积分。这样强烈的刚需,恰好映射了动物界的赤裸裸生殖竞争,推动了学区房的飙涨(压制的入学资格),推动了教育类上市公司的飙涨,看看好未来的股价吧。
如果家长的焦虑还不能满足怎么办? 战争需要军火,教育的衍生服务,就是最好的手雷和冲锋枪,比如,特长培训,华罗庚杯、学而思杯、上海四大杯赛、乐高FLL比赛。只要能考试,能颁发奖状或者证书,效果等于印钞票,资产回报和现金流好的不要不要的。最刚需的学区房也被当做金融产品的收益权,拆到四分五裂,小平房被拆得四分五裂,连同过道一起,隔成十平方米一间,十万一平米,还得靠抢。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545 / author:5566 / PostsID:1083245 这个过道现在150ten thousand
好未来800%的股价是谁拉动的?中国好家长;远程教授孩子英语的51talk三季度交易额同比暴涨330.9%,都是谁在买他们的服务?中国好家长。反问家长们一个问题:作为屌丝,你凭什么能培养超越自己阶级的下一代?
就像打魔兽世界,你连自己这个大号都没练好,一身入门装备,有什么资格练小号?一个事实是,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不断刺激孩子的智力发育:4岁的时候,专业人士的孩子已经比父母依靠福利的孩子多听到3ten thousand2千个单词。
没错,是的,家长本身就是导致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第一个因素。你坚信应试教育无用、孩子开心就好?
假如你是土豪,没问题,一个班都不用报,那些老破小的10万一平米的学区房不用买,直接带孩子参加日本夏令营,一周一万,或者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夏令营,一周七千,为期两周,保证你看到孩子天真、灿烂的笑容,谈笑间,英语灰飞烟灭。你是屌丝?下面这条新闻你一定得看:
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表示,富士康目前已经有几座工厂可以做到关灯生产。郭台铭认为,传统的自动化是人和机器作为控制界面,现在完全是物跟物、机器跟机器自己联网的界面。 寒门,真的应该绝育 ?285 / author:5566 / PostsID:1083245
富士康即将在机器人时代全面重建生产流程,并在美国部署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不学习,连你瞧不上的富士康工厂都不再需要人了,工人们不仅仅没有加班的机会,连抑郁、在厂区里跳楼的机会都将被剥夺。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最底层的阶级将被AI、机器人取代。对于那些还有点上进心的底层群众来说,不想让自己变成社会的『多余』,只能参加高等教育,提升阶级。AI 就像是射杀底层群众的机关炮,你不向上迁徙,搬砖都没你的份。新的技术逼迫整个人口开始顺着阶级往上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屌丝将更加辛苦。中产会更加焦虑。
就在不远的未来,也许不到30年,未来的阶级是: 人类统治阶级> 超级机器人管理员 > 人类精英阶级> 机器人工蓝领> 被饲养的人类阶级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Small gifts, come to Huiyi to support me"
No one has offered a reward yet. Give me some support

Wonderful comments1

avatar
5566  Honorary Member  Published on 2018-2-17 17:13:08 | Show all floors

真正的教育=言传身教

有一种女人,在她们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她本人仿佛就消失了。


她的头像,不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孩子。她没有自己的网名,QQ、微信上就叫XX妈。


她不再是她,她只是XX的妈妈,只是一个孩子的代言人。


她在朋友圈晒的,永远是孩子。孩子哭了,孩子笑了,孩子在游戏,孩子在学习,孩子去比赛,孩子得奖了,孩子真棒……


如果参加聚会,话题也永远是围绕着孩子,孩子多聪明,多可爱,多孝顺,多天才……每个妈妈在自己独家的故事里沉醉,可以讲足三天三夜。


很爱孩子,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骄傲。这是母性的本能,无可厚非。


然而许多人,往往不是刻意要隐匿掉自己。只是认为自己人生已经乏善可陈,所以把寄托和希望放在孩子身上。


觉得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带好孩子,觉得最大的梦想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周末就是陪孩子,旅行就是带孩子去玩,学习就是学怎么教育好孩子。


这样,仍然有人觉得还不够,开始讨论妈妈该不该辞职,用自己的几年陪伴,换孩子的三十年。


她们以为只要牺牲自己的人生、事业,就可以为孩子换来更辉煌的人生。


这种想法很一厢情愿,如果你自己不够优秀,再多的陪伴,也只能给孩子错误的示范。时间的长度不会改变质量,否则每个全职妈妈用时间陪出来的孩子都是天才了。


有一种观点是,让妈妈回到职场,更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因为工作,可以让妈妈知识面更广、眼界更宽、心理素质增强、待人接物更训练有素。可以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很好的榜样,孩子看到妈妈也这么努力,自然而然也会效彷。


曾经面试过一个为了带孩子而离开职场几年的妈妈。我问她,平时都上哪些网站?会看哪些书?还有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结果她全都答不上来,她也就三十岁,不上班才几年就与社会格格不入。我不是歧视全职妈妈,有很多优秀的人去做了全职妈妈,比如我认识一个妈妈,她是心理学博士,她辞掉大学教职回去带孩子。但带孩子的过程中,她从未放弃学习,看有很多书,主动去认识有深度的人。我相信这样的全职妈妈,带出来的孩子一定不差。


你可以全职带孩子,但这不意味着你要关闭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全盘放弃了自己人生的追求和修练。


因为,陪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教育不是督促,而是示范。


不是你自己天天追着连续剧,却对孩子说,你不要看电视。不是你自己沉迷于打游戏,却对孩子说,你要勤劳你要努力学习。不是你自己张口闭口“三字经”,却让孩子要讲文明。不是你整天一页书都不看,却让孩子要热爱阅读。


有些做父母的素日习惯对子女指手划脚,你该这样,你该那样。子女再大一点,心里就根本不屑:就算照你的话学足十成,最终也只不过成为像你那样人。


教育孩子之前,先看看自己的样子,有什么是值得孩子来学的。你自己也是个优秀的人。对孩子的教育,才有足够的份量和说服力。


许多父母都喜欢说一句话: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咱家以后就靠你了!说这话的家长,往往也就3、40岁。


人生的那么长,你才走了一小半,正值壮年,是最聪明最强大的最好时光,可你已宣布对自己的人生放弃理想和改变,把逆袭的重担压在一个几岁十几岁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孩子会怎么想?凭什么啊!


很多人的人生误区是,以为奋斗只是年轻人的事,小孩子才要努力读书,二十几岁的人才可以努力拼博、实现理想。


到了三十岁以后,一切都晚了,人生已经定型了,这辈子就这样了。


我发现二十几岁年轻人也这样想,前两天我劝一个失意中的读者,让他先找一份工作,攒够了钱,再追求梦想不迟。


结果他说,可到那时候,我已经三十岁了。我觉得好无语:三十岁怎么了?三十岁人生才过三分之一多点,就应该躺下来,坐吃等死了吗?


2002年,从监狱里出来的褚时健承包一片荒山,开始种橙子,等待橙子挂果要6Year,75岁的他,满怀信心地等待81岁的果实。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展。


与其说羡慕他们的成功,我更羡慕他们拥有一颗永远不老的心。很多人把外表修饰得无懈可击,一开口却老气横秋,他们对梦想这个词嗤之以鼻,拒绝人生所有可能性。


梦,只放在孩子身上做。


如果你甘于平庸,却指望孩子努力且成功。可有一句俗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是教不出雄鹰的。你自己选择做只笨鸟,却总要孩子先飞。


好吧,就算你的孩子天赋异禀,一定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孩子是你的骄傲,可你是孩子的骄傲吗?


正是因为有了孩子,更不可以放弃自己。因为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所有希望孩子能够拥有的品质,要求自己首先要拥有和做到。


因为深知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所以努力让自己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让孩子更接近和拥有这样的可能。


为了有一天可以亲口告诉他,老子做得到,你也可以。


不管世界多么现实残酷,不管活到多老。爸妈依然在努力,依然在坚持,依然在追求梦想。所以孩子,你也不要放弃哦。


最好的教育,是活出自己的精彩,和孩子一起飞。这时代,阶级越来越稳定,人生逆袭的机会也许越来越小。你的高度决定你孩子的高度。看你目前的样子,很大程度就基本能判断出你孩子,未来会是怎样子。

report Use props

reply support opposition
comiis_nologin
You need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Sign in | 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Point rules of this version

more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238-168-2638 QQcustomer service Monday to Friday 20:00-24:00
Quick reply Back to top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