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a new post
Open the left side

注册制落地,残酷的去散户化运动即将开始

[Copy Link]
326 0

Register now, make more friends, enjoy more functions, and let you play in the community easily.

You need Sign in Can be downloaded or viewed without an account?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x
  理想状况下,注册制全面落地后,A股股价重新寻锚定价要分三步:理性化-港股化-美股化,分别对应着:理性回归、价值回归、专业回归。当然这是理想状况,现实可能有很大偏离。
注册制落地,残酷的去散户化运动即将开始784 / author:5566 / PostsID:1575345
注册制在创业板落地当日,某股民的浮动盈亏变化


  注册制在打足了多年的预期之后,在科创板进行了一年多的制度实验之后,终于在创业板落地。有人兴奋异常,高呼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里程碑事件,从此以后中国正式进入注册制时代。中国牛市也将开启“注册牛”。
  这样的标题党式高呼,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似乎并不少见。在去年LPR成为主导利率,所谓两轨并一轨的时候,有学者和媒体也是如此高呼,高声赞扬中国的金融市场终于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正式进入了利率由市场决定的浮动时代。但是看看现在的LPR,一个几乎好几个月固定不动的所谓报价利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资本市场注册制,中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并不是没有。新三板,就是原生态的不折不扣的注册制。然而看看这些年新三板的命运,有多少资金愿意青睐。说到底,以散户为主的资本市场,再加上基民对基金过于短期和超额的回报要求,投资者其实内心里还是不接受真正的注册制。审批制下,高堰塞湖的零和博弈,庄家炒作,杠杆博傻,这究竟是监管制度的落后,还是投资者自己的选择?
  由于存量改革迟迟难以推动,不得不在高层一把手的强力推动下再建一个交易所——科创板。科创板虽然也是打着注册制的旗号,但是并不是完全的注册制。可以说是有管理(审批权削弱)的注册制,或者是以注册为主的审批制。总之也算是前进了一步,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审批的影子。
  从审批制向注册制转轨,说到底就是权力再分配的过程——将资本的“审核权”从证监会转到市场主体,包括交易所和各类中介。其实也是一个从“人治”向“依法治市”转变的过程。这意味着某些部门监管权力的削弱,也意味着动了某些人的奶酪。审批产生租金,注册制改革意味着寻租机会的消解。可想,其中的利益固收有多么顽固,尤其是那些付出和收取租金的存量利益既得者,壳价值的受益者,如何来补偿或赎买他们的损失?
  这就是改革动力学。向前一步,利国利民,但是没有具体的利益捍卫者,利益受损者却是实实在在。所以改革总是容易后退,或者不进则退。如何打破这样的刚性结构,唯有增量式、渐进式、赎买式改革。而这样的改革,虽然风险小、短期成本较低,但是却容易产生“四不像”的过渡物种。在这个过渡时期,很可能过去的寻租机会没有消除,新的转轨套利机会涌现,继而培养出新的利益集团。
  在股票市场这样可以产生天量寻租机会的领域,每一步改革都充满了艰难险阻。然而,大趋势已经形成,注册制的历史车轮并不是几个短期利益集团所能左右的。只不过是改革步伐的节奏,一切都是时间问题。当利益集团关系复杂,存量势力极端顽固的主板市场,都被注册制的外围市场包围的时候,你不注册也得注册了。此时,过度的投机泡沫将会逐渐消融(melt down)。甚至不排除高泡沫的板块发生一次中型危机——当堰塞湖的闸门打开了,水将向哪里流?
  因此注册制,本质上是将权力向市场让渡的过程,是“依法治市”替代“处长治市”的过程,这个巨大的体制结构变迁对资产价格冲击也将是颠覆式的。它将带来股票乃至整个风险资产的重新寻锚,或者说是系统性重定价。
  从理论上说,注册制是股票价格价值回归的过程,价值投资将取代炒作和投机资本的过程。投资者需要重新寻找定价之锚,从阿尔法来看:是依靠盈利预期,还是资本利得。前者是所谓的基本面,价值投资;后者则是依靠对未来价格的上涨预期,这意味着上涨或下跌会产生同方向变动的预期,所谓的反身性原理。
  依据价值判断和理想情况下的沙盘推演,注册制后的股票系统性重定价可能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总量层面的总体价格回落,道理很简单:面一下子多了,水跟不上,自然价格被稀释。或者堰塞湖堤坝被打开,水位自然降低。从理论上来说,这意味着一个系统性的杀估值过程。总量泡沫去伪存真,渐渐看到到底谁在裸泳。壳价值逐渐消融,这也将削去一大部分的溢价。这是一个理性回归的过程。
  第二步,结构层面个股间发生分化,逐渐形成二八定律甚至一九定律,即20%or10%的优质资产、龙头企业被追捧,甚至被继续炒作。但大部分平庸股票非常平静,流动性几乎干涸,不乏出现一些仙股,A股港股化,也是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由于涨跌幅限制的放宽和放开,波动会进一步加大,杠杆盘面临的风险更大。
  第三步,投资者层面将优胜劣汰,经历一个残酷的去散户化过程,机构投资逐渐成为主体。由于波幅和回撤巨大,退市股票越来越普遍,非专业的散户将很难再生存。机构投资者依靠专业的风控、行研和科学的选股及择时模型,获得了注册制市场的生存机会。与此同时,一场残酷的去散户化运动将轰轰烈烈的展开,直到散户最终以血肉模糊完成自身的投资者教育。而对专业投资者来说,随着竞争的加剧,阿尔法越来越难赚,被动管理逐渐流行并占据主导,此时依靠贝塔成为普遍的行业现象,这是一个专业回归的过程。同时,整个大盘指数越来越靠新兴产业的独角兽支撑,这个有点像A股美股化,比如美stock market index数主要靠苹果、特斯拉、亚马逊、脸书和微软等新兴独角兽。
  所以总结来看,理想状况下,注册制全面落地后,A股股价重新寻锚定价要分三步:理性化(理性回归)-港股化(价值回归)-美股化(专业回归)。期间,是轰轰烈烈的去散户化过程。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当然,以上三步走推演都是理想状况和思想实验,在现实中可能会有较大的偏离。比如在理性回归、泡沫消融的过程中,为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国家队”可能会对冲维稳,对指数权重股和在关键时点进行托市,继续支撑估值。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喜欢价值投资,在整体价值回归的过程中,局部仍然由庄家自组织成炒作区域(港股不乏更加凌厉的坐庄和炒作)。当然,从当前全球货币宽松和债务爆炸的背景下,价值投资本身也不断受到投资者的质疑。专业投资者更热衷于量化、对冲和高频波段交易及被动管理。而且如果价值投资是绝对的,那金融资产的定价就过于简单了——按照价值投资的原理,中国的股和房,美国的股,日本的国债等诸多大类资产,都没有投资的价值。也就是在绝对价值投资的坐标系下,当今世界上绝大部分资产无法落入有效组合前沿。所以,注册制并不完全意味着价值投资占据统治地位,最好的策略可能是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结合的新趋势投资。
  最重要的是,注册制的本质是依法治市,注册不是关键,关键是能否退出,一二级市场套利的终结;是监管层、交易所、市场中介、投资者的心智结构共同成长并匹配的过程。相对于审批制,注册制——市场在资本资源分配中占主导地位的模式,是一个非常稀缺、异常昂贵的精致体系。它需要空间,更需要时间。
  因此在演化和建构的冲突下,注册制大概率像利率市场化中的LPR、汇率市场化中的“双锚”一样,仍然停滞在一个过渡物种上。或者积极的称为“中国特色”的注册制改革。
  我们强调中国特色,要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实事求是的推进,这个是没错的。但是基本规律还是逃脱不了,不能因为过度强调特色而轻视一般规律的制约。不能因为某些暂时的、偶然的、局部的非均衡扰动,就理解为对客观规律的颠覆。
  注册制转轨中的资产定价,中间无论有哪些中国特色的调节,一价定律和套利均衡的基本规律恐怕很难突破。虽然很多时候,由于人为设置的障碍,这些基本规律并没有绝对满足,但是它会悄悄的反抗,以某种扭曲和异化来表达主观人为对绝对规律的过度干预。
  就像大自然,“水往低处流”,货币和资金总是寻找价值洼地;“树长不到天上”,债务和泡沫的膨胀不可能没有限度。一切只是时间问题,坚守的过程可以称为信仰或信念。回头去看美国大萧条之前、日本房价崩溃之前和美国次贷危机之前的股市、房市评论和号称资产价格永远不会跌的新经济、新范式的经济学理论,哪个最终逃脱了价值规律的清算?从这个意义上,注册制落地后股价重新寻锚的过程,也就是回归朴素价值规律的过程,也是好赌的中国散户们重新认知自我的过程。


作者:赵建 西泽研究院院长
"Small gifts, come to Huiyi to support me"
No one has offered a reward yet. Give me some support
comiis_nologin
You need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Sign in | Register Now WeChat login

Point rules of this version

more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238-168-2638 QQcustomer service Monday to Friday 20:00-24:00
Quick reply Back to top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