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汇易互动

通过ERP来把企业的物管好把企业的财理好你知道几个

jinniuz1
2017/01/12 14:11:35
  下面我们要重点分析,在这个计算模型里面存在哪些问题,因为正是这些问题,导致我们的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有问题。
第一,物料编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一多物,也就是一个编对应多个物料。第二种情况,就是一物多。比如对于同 一个物料,在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编和不同的叫法,这样的话,会经常导致采购部门采购的不是生产部门想要的。第三种情况,就是有物无。如果物料没有编 ,那么它们的数量就很难在库存帐上反映出来,在计算需求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超量采购或超量生产。所以一个企业要想把物料管理好,首先就要把物料的编 工作做好;更多资讯参考财务软件下载
  第二,物料清单问题。如果物料清单里面多了、少了或者弄错了某一个物料,那么我们在计算需求的时候,就只会得到错误的计划;
  第三,库存数量问题。如果这个数量有问题,计算结果当然就会有问题;
  第四,物料的在途量和分配量问题。这也是一个大问题。在非ERP环境下,第三栏的这个库存量实际上是在手量,如果某个原材料有在途量,那么根据表中所计算的净需求量去采购就会导致重复采购,如果有分配量,就会导致生产缺料,对不对?所以为了把计划制订好,就一定要把每个物料的可用量维护好。
  然而遗憾的是,在手工环境下,我们是不可能把每个物料的可用量维护好的。
  举例,大家来看下面这张表,我们称之为物料的四个量表。如果要把原材料a1的可用量维护好,那么就一定要把这张表维护好,而要想把这张表维护好,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呢?
  首先我们要把原材料a1的在手量维护好,这是基础。我们的库存盘点,就是盘点这个在手量。然后一旦下达采购订单,就要更新在途量和可用量;一旦到货入库要更新在手量和在途量;在下达生产订单时,如果要用到这个原材料a1,就要更新它的分配量和可用量;在生产领料以后,就要更新它的在手量和分配量,对不对?我们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把a1的可用量维护好。对于企业的半成品和产成品,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在手工环境下,我们有没有可能给企业的每个物料都维护这样一张表呢?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手工处理能力太有限了。没有可用量数据,所以我们就不可能把计划工作做好。
  接下来,第五个问题,就是共享件问题。当我们首先用这个模型计算完产品甲的采购需求以后,再接着计算产品乙的采购需求时,共享件b1的现有库存数量就很容易被扣两次,对不对?这就是"一女两嫁"的现象,一个女儿嫁给了两户人家,将来就一定会打架。企业的共享件越多,那么这种缺料情况也会越多;
  这个计算模型的第六个问题,就是没有确定订单的下达时间。如果下达早了,提前采购回来就是库存积压,下达晚了,就容易生产缺料。
所以由于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去采购或生产,那么不是导致库存积压就是导致生产缺料。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这个计算结 果只是我们制订计划的依据,在最后确定采购或生产数量时,我们会怎么做呢?我们会尽量多采购或多生产。然而尽量多采购或多生产就能解决问题吗?答案是并不 能。很多企业在库存积压越来越严重的同时,生产缺料次数却并没有减少,就是明证。
所以一个企业要想把计划工作做好,要想把物料管理好,就一定要做好下面五件事情,第一、要把物料的编工作做好;第二,要把物料清单整理好;第三,要把 每个物料的在手量维护好;第四,要把每个物料的可用量维护好;第五,要有一个科学的计算模型。在这个模型里面,要以物料的可用量为基础来制订计划,要解决 半成品库存以及共享件问题,还要确定好每张订单的下达时间。
  那么如果依靠手工来处理,我们能不能做好这五件事情呢?事实表明手工是做不好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呢?就只有靠ERP了,因为只有ERP里面才会有整套的解决这些物料管理问题的方案。
  大家想想看,如果ERP能帮我们把这些事情做好,能够有效的降低库存,同时减少生产缺料,那么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呢!
  计划管理是这样,对于往来帐和成本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先不说成本的事先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就是成本的事后核算,我们能不能做好呢?事实表明是很难的。
  往来帐和成本管理工作做不好,并不是我们的知识水准有问题,主要还是我们的手工处理能力有限,我们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能力有限,而有了ERP,正好可以弥补我们在处理能力上的缺陷,从而帮助我们把物管好,把财理好。
  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不能把企业的每一个物管好,不能把企业的每一份财理好,那么这些管理细节上的缺失,就会导致企业最终的衰败。千里之堤塌于蚁穴,每一项小的细节工作没做好,就是企业的蚁穴,蚁穴越来越大,就会动摇企业的根基,甚至毁损企业之堤!
  这就是为什么在发达国家里面,会有60%以上的企业通过ERP来强化自己的基础管理的原因。
  对于我国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来说,最好能够少一些豪言壮语,少一些纸上谈兵,也不要再犹豫了,扎扎实实的沉下心来,努力把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做好,把企业的基础数据整理好,早一点通过ERP来把企业的物管好,把企业的财理好,才是企业提高竞争力、获取更多利润的源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