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炜寒:大选结果即将出炉,市场动荡一触即发
随着美国大选的火热举行,现在马上就要到党内提名的阶段,虽然两个党内的提名结果基本早就定下来了,但对于到底谁将成为继奥巴马之后新一届的美国总统,中国人还是有点兴趣的,虽然主要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而中国官方媒体往往会以一种嘲讽的姿态看待之,比如不断强调美国大选是富人烧钱的游戏,并非真正民意的体现。虽然,美国领导人的更迭对于中国充其量只会有间接的影响,但美中关系的因此产生的任何些小波澜,却仍可能造成比想象中更大的影响。
8日早晨7点不到,马里兰州洛克威尔市沃顿高中投票站门口就有逾60人在排队等待入场,选民投票的热情很高。而位于纽约市唐人街的孔子大厦投票站清晨6点开放,4个小时已经有约300人完成投票。投票站主管郑永佳告诉本社记者,该站点预计1000名本区登记选民将在今天行使投票权,其中华裔约占80%。美国会众议员孟昭文8日对本社记者表示,今天有可能是华裔投票率最高的一次。
实际上,中国政府和民众关于正在进行的大选的看法和很多美国人类似:国内专家指出,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或者老冤家——要看从那个角度去理解,但无论如何,她的政策方针已经摆在明处,无需过多揣测。而与之相反的是,共和党候选人人唐纳德·特朗普却是一个大家完全不熟悉的角色,其一旦当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就更因此令人关心。
​
过去几十年以来,许多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时都会打出“中国”这张牌,尤其是在野党的挑战者。给出的主要理由往往不是中国在政治军事领域对美国造成的威胁,而是说中国的工人们抢了他们美国同行的饭碗,这也是特朗普此次选战战略的焦点。但在数十年的经验之后,中国方面对此状况已经处之泰然,因为大家都了解,竞选期间拿中国当靶子的候选人,无非是想从既得利益受损的底层蓝领工人中赚取更多选票。而无论是谁,一旦当选,面对中国问题,都会立刻转向无视态度。
同时,中国官媒也不客气地指出,特朗普的“大嘴”言论之所以在美国民间有着如此高的人气,原因便是民众对所谓的“美式民主”已经倍感失望,对政客的口惠而不实难以容忍,于是一个言辞粗鄙的小丑般的角色便登上了前台。虽然,官方的措辞或许更加谨慎,但是民间的观点却是一边倒。高达68%的受调查中国网民表示,更希望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只有8%明确表示更支持希拉里,剩下的24%则表示对此问题无感,认为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在对华问题上都会是“一丘之貉”。
8日早晨7点不到,马里兰州洛克威尔市沃顿高中投票站门口就有逾60人在排队等待入场,选民投票的热情很高。而位于纽约市唐人街的孔子大厦投票站清晨6点开放,4个小时已经有约300人完成投票。投票站主管郑永佳告诉本社记者,该站点预计1000名本区登记选民将在今天行使投票权,其中华裔约占80%。美国会众议员孟昭文8日对本社记者表示,今天有可能是华裔投票率最高的一次。
实际上,中国政府和民众关于正在进行的大选的看法和很多美国人类似:国内专家指出,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或者老冤家——要看从那个角度去理解,但无论如何,她的政策方针已经摆在明处,无需过多揣测。而与之相反的是,共和党候选人人唐纳德·特朗普却是一个大家完全不熟悉的角色,其一旦当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就更因此令人关心。
过去几十年以来,许多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时都会打出“中国”这张牌,尤其是在野党的挑战者。给出的主要理由往往不是中国在政治军事领域对美国造成的威胁,而是说中国的工人们抢了他们美国同行的饭碗,这也是特朗普此次选战战略的焦点。但在数十年的经验之后,中国方面对此状况已经处之泰然,因为大家都了解,竞选期间拿中国当靶子的候选人,无非是想从既得利益受损的底层蓝领工人中赚取更多选票。而无论是谁,一旦当选,面对中国问题,都会立刻转向无视态度。
同时,中国官媒也不客气地指出,特朗普的“大嘴”言论之所以在美国民间有着如此高的人气,原因便是民众对所谓的“美式民主”已经倍感失望,对政客的口惠而不实难以容忍,于是一个言辞粗鄙的小丑般的角色便登上了前台。虽然,官方的措辞或许更加谨慎,但是民间的观点却是一边倒。高达68%的受调查中国网民表示,更希望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只有8%明确表示更支持希拉里,剩下的24%则表示对此问题无感,认为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在对华问题上都会是“一丘之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