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汇易互动

韵汇国际网Market Briefing—2016/10/18

liyiyun1984
2016/10/18 10:25:13
Market Briefing—2016/10/18

纽约汇市─Fed官员发表鹰派谈话 美元指数逆势跌0.22%

《路透社》报导,美联储 (Fed) 波士顿分行行长 Eric Rosengren 周一 (17 日) 表示,预期 2017 年中旬美国将能达到 2% 的通胀水准,同时失业率将会降到 4.7% ,这可能使 Fed 未来升息速度越来越快。

一直身为鸽派官员的 Eric Rosengren,在九月份曾一度发表鹰派表态,震惊市场。Eric Rosengren 周一表示,如果要保住美国未来就业成长率,及降低未来经济风险,最好的方式为立即进行升息。

Eric Rosengren 说道:「如果 Fed 等待时间过长,最大的风险将为 Fed 之后的升息速度必须比预期来得更快。」

Eric Rosengren 认为,Fed 的等待时间如果过长,其结果将造成未来美国失业率远低于目前水平,因此 Fed 可能需要加快脚步进行升息循环,但其最大风险在于美国经济可能进入另一个经济衰退。

Eric Rosengren 在 2016 年 FOMC 利率决策会议上拥有投票权。

据美国 9 月份非农数据显示,美国 9 月份失业率为 5%,与前月相比上升 0.1%,但此一水平多数经济学家仍认为已相当接近自然失业率水准。

同时 9 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为 15.6 万人,虽仍不符合美国前劳动部长赵小兰所指出的,每月 21 万人非农就业平均水准才能使得美国劳动力市场达到平衡,但市场仍认为,现在非农 15.6 万人之就业水准,也已能承受 Fed 再度对市场进行升息。

随着美国经济近年快速复苏,Eric Rosengren 也一改前态,2013 年 Eric Rosengren 曾严正表态,反对 Fed 削减 QE 购债计划,当时 Eric Rosengren 表示,Fed 应该在美国经济改善前继续对升息一事保持耐心;但 Eric Rosengren 现在认为,倘若 Fed 不尽快进行升息,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过热。

美联储主席耶伦,曾于上周五 (14 日) 表示,为扭转美国经济长期下滑的生产力,Fed 可能需要采取「高压经济 (High-Pressure Economy)」的政策手段,意即 Fed 应该让美国经济维持在加热状态一段时间,甚至可能放手让美国通胀率飙破 2% 一线。

华尔街新债券之王 Jeffrey Gundlach 在耶伦发表上述谈话之后即对此表示:「如果 Fed 认为此为一个短期现象,美国通胀则很可能飙破 3%。」

虽然具有投票权的 Eric Rosengren 周一 (17 日) 再度发表了鹰派谈话,但美元指数仍是继续在 98 点附近呈现高档震荡。

周一美元指数小幅下跌 0.22% 以 97.68 点作收。

美元兑日元汇率来到 1:103.87 日元。

欧元兑美元汇率来到 1:1.0999 美元。

英镑兑美元汇率来到 1:1.2182 美元。

澳元兑美元汇率来到 1:0.7632 美元。

美元兑加元汇率来到 1:1.3130 加元。

美股盘后─费希尔:低利率将导致严重风险 美股3大指数闻声尽墨

《CNBC》报导,美联储 (Fed) 第二把交椅副主席费希尔 (Stanley Fischer) 周一 (17 日) 再度向市场严正警告,「超低利率」之环境,可能为市场带来严重的风险。

周一费希尔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谈话表示,过长的低利率环境,很可能将导致美国经济未来陷入衰退的时间更长、更深,美国经济的整体体质,恐怕将会变得更加脆弱。

而截至目前为止,虽然尚无证据显示低利率环境将会大幅降低金融稳定性,但费希尔仍然认为,低利率势必会威胁到金融系统的稳定。

而对于市场多数人认为,Fed 可以轻易地决定短期和长期利率,对于此点,费希尔强调,事实上 Fed 在引导、影响短期和长期利率上,并不是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因为宏观经济中有非常多的因素会降低 Fed 引导利率的效果,如人口统计、生产力等因素,都会使得自然利率 (neutral Fed Funds rate) 出现下滑。

费希尔进一步表示,其实目前美国的通胀率和就业水准,已经相当接近 Fed 的政策目标,目前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 (Core PCE) 已经上升至 1.7%,相当接近 Fed 的 2% 通胀目标,暗示 Fed 确实已经有足够条件能够再度向市场出手升息。

券商Oanda的分析师额拉姆表示:“费希尔通常被视为是美联储成员中的鹰派,但他已经好几次暗示:他已经接近于支持迅速加息。我认为他的投票结果可能会与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一致,后者一再暗示将在12月加息。”

周一 (17 日) 美国银行 (BofA) 财报表现虽然超乎预期,但是在 Fed 副主席费希尔再度表态支持升息的压力之下,周一美股四大指数表现全数尽墨。

道琼斯指数周一下跌 0.29% 或 51.98 点,以 18086.4 点作收。

S&amp 500 指数下跌 0.30% 或 6.48 点,以 2126.5 点作收。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 0.28% 或 14.34 点,以 5199.8 点作收。

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 0.54% 或 4.4 点,以 805 点作收。

过去两周内美股连续走低,因第三财季开局欠佳及中国数据疲软令人担心全球增长前景。

FX Primus公司投资研究主管马绍尔-基特勒(Marshall Gittler)表示:“令人激动的一周就在前面,两次央行会议(欧洲央行与加拿大央行会议)以及第三次美国总统大选辩论即将到来。周三中国将公布很多经济数据,上周我们见识过中国经济数据是怎样让全球市场跌宕起伏的。”

美国西南证券公司(Southwest Securities)常务理事马克-格兰特(Mark Grant)表示:“目前股市价格很高,而财报季遇到了麻烦,我们可能会看到又一个季度的盈利下滑。因此,我预计今年年底前股市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券商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克雷格-额拉姆(Craig Erlam)表示:“诸多迹象表明市场正在竭力维持现在所处的水平。”

上周五标普500指数与道指均小幅收高,但两大股指均录得连续两周收跌。

额拉姆表示:“周五,我们见到股市尾盘遭遇抛压,富时指数、道指与标普指数均在接近收盘时出现下挫,有可能意味着交易商们的焦虑,及其对市场缺乏信心。”

波士顿联储行长埃里克-罗森格伦(Eric Rosengren)上周五表示,美联储可能会被迫更加激进的加息,而无法维持目前预期的审慎加息步伐。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表示,宽松货币政策立场“的代价可能会超过增加金融稳定性风险或降低价格稳定性所带来的益处”。

美联储的下次政策会议将在11月1-2日召开,但市场预计这次会议上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经济数据面,10月纽约制造业指数从9月份的-2下降至-6.8。该指数低于0则表明制造业萎缩。

另一份数据表明,美国9月工业产出增长0.1%。产能利用率攀升0.1%,升至75.4%。

个股消息面,周一盘前,美国银行(BAC)宣布盈利与营收均超出预期。玩具生产商孩之宝(HAS)宣布营收超出预期,但盈利不及预期。

美国银行第三财季实现利润49.6亿美元,合每股收益41美分;上年同期利润为46.2亿美元,合每股收益38美分。此前接受汤森路透调查的华尔街分析师预计,美银第三财季每股将收益34美分。

美银第三财季营收同比增约3%,至216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计的209.7亿美元。第三财季的销售和交易业务收入同比增14%,主因固定收益部门的收入大幅增长32%,抵消了股票交易部门收入下滑17%的负面影响。

Netflix(NFLX)与IBM(IBM)均将在周一收盘后公布财报。

本周内,约有100家标普500成分公司——其中包括11家道指成份股将陆续公布财报。

特斯拉(TSLA)基本持平,此前该公司CEO艾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发文宣布,将原定周一的新产品发布活动推迟到周三。他表示:“还需要几天来改进。”

Supervalu(SVU)小幅攀升,该公司计划将以大约1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旗下Save-A-Lot业务部门。

其他市场面,欧洲股市走低。亚洲市场收盘涨跌不一。

能源盘后─伊朗计划继续增产 WTI下跌0.56%

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的减产协议,似乎又再一次地令市场产生疑虑。

《彭博社》报导,OPEC 第三大石油产出国伊朗周一 (17 日) 表示,该国将继续扩大 2016 年度的石油产出量,希望 2016 年的石油日产量可以达到每日 400 万桶之目标,而此一目标也是伊朗遭到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制裁」之前的原油产量水准。

周一伊朗石油部长 Bijan Namdar Zanganeh 表示,该国正在为伊朗境内的油田、天然气、石油衍生品等,向市场寻求约 2000 亿美元的资金投资,以推升伊朗的原油产量在未来四年之内,来到每日 400 万桶之水平,并推升伊朗的冷凝油产出量来到每日 100 万桶之水平。

目前伊朗的日均产油约每日 363 万桶,此前伊朗在今年一月份获西方国家解除「经济制裁」时,伊朗的日均产油量仅为 280 万桶,短短 9 个月的时间,伊朗日产油量就已扩产逾 80 万桶。

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曾在 9 月 28 日的临时成员大会上,确定达成了初步的减产协议,但是伊朗不在此限,而在 OPEC 减产协议的引导之下,俄罗斯总统普京 (Vladimir Putin) 也已在上周一 (10 日) 向 OPEC 国家传达出善意,表示愿意跟进减产。

而 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也已宣布将在下个月再度召开会议,以进一步商讨如何「落实」在 9 月 28 日达成的减产协议,但市场分析师仍然质疑,OPEC 各成员国是否真能够达成这纸减产协议。

瑞银集团商品分析师 Giovanni Staunovo 对此表示:「OPEC 落实减产协议中最困难的部分,就是 OPEC 成员国中,有些国家的潜在产出量却是在不断增加。」

市场人士分析,在下月 OPEC 国家准备更进一步商讨,如何从目前历史最高水平的产油量进行减产的此刻,伊朗又再度宣称将增产原油的动作,很可能是伊朗在为下月 OPEC 大会所准备的谈判筹码。

受到伊朗计划再度增产的影响,周一 (17 日) 纽约轻原油 (WTI) 下跌 0.56% 以每桶 50.07 美元作收;布伦特原油则下跌 0.52% 以每桶 51.68 美元作收。

近月汽油微幅下跌,或 0.08%,至每加仑 1.492美元。

近月热燃油下跌1美分,或 0.71%,至每加仑 1.556 美元。

近月天然气下跌4美分,或 1.25%,至每百万 Btu3.244美元。

贵金属盘后─金价小涨收近1256美元 CTFC:多头仓位连两周减少

《KITCO》报导,金价小涨收近 1256 美元,对冲基金多头仓位持续缩小。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报告显示,截至 2016 年 10 月 4 日当周黄金期货多头合约数减少 41,732 份来到 203,033 份,同期空头仓位增加 9,591 份来到 54,240 份。该周金价下跌超过 1%,下探每盎司 1250 美元支撑。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表示,近两份报告显示黄金都头仓位已经减少 42%,创近 10 年以来最大双周减幅。不过他们不认为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卖压最后还是会减轻。

BMO Capital Markets 分析师 Jessica Fung 则表示她比较担心黄金市场出现获利了结卖压,指今年年初开始,投资人在空头回补带动下开始进场,如果多头仓位持续减少不是好消息。

12 月黄金期货来到每盎司 1256.60 美元。

现货金价来到每盎司 1256.70 美元。

12 月白银期货来到每盎司 17.455 美元。

1 月白金期货来到每盎司 937.40 美元。

12 月钯金期货来到每盎司 638.45 美元。

12 月铜微幅下跌,或 0.17%,至每磅 2.107美元。

欧股盘后─泛欧下跌0.74%收337.42点 英国培生大跌超过8%

《REUTERS》报导,欧洲股市终场全面下跌.企业财报拖累大盘。

泛欧 Stoxx 600 终场下跌近 0.7%,年初至今下跌 8%。英国教育媒体公司培生 Pearson 上季营收表现不如市场预期,该公司指受美国书店库存量减少影响,营收下滑 7%,股价大跌超过 8%。

挪威水产公司美威 Marine Harvest(MHE-US)2016 年第三季水产收成量来到 9.7 万公吨,超过路透社预估 9.4 万吨。息税前利润来到 1.78 亿欧元,超过路透社预估 1.72 亿欧元。不过该公司下修第四季产量预估来到 38.1 万公吨,低于路透社预估 43.1 万公吨;该公司股价终场下跌超过 4%。

泛欧 Stoxx 600 指数下跌 0.74%,收在 337.42 点。

英国 FTSE 下跌 66.00 点,或 -0.94%,收在 6947.55 点。

德国 DAX下跌 76.81 点,或 -0.73%,收在 10503.57 点。

法国 CAC 40下跌 20.69 点,或 -0.46%,收在 4450.23 点。

美国10月纽约制造业指数意外恶化至五个月低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数据显示,10月纽约制造业指数意外恶化,由9月负1.99,急降至负6.8,创五个月低,且已连续三个月收缩,市场原先预期续弹至1。

期内,新订单由9月负7.5,改善至负5.6,但已连续两个月收缩;出货指数由9月负9.4,大幅改善至负0.6,但已连续两个月收缩;就业指数结束连跌九个月,由9月所创近期新低14.3,急弹至负4.7,但已连续四个月收缩;获得物价指数由1.8,回升至4.7;支付价格指数由17,续升至22.6。

至於未来六个月企业景气指数连弹两个月,由9月34.5,续升至36。

美国9月工业产出回升但不及预期 三季度经济料将温和加速

美国9月工业产出略有回升,但不及预期,制造业产出被家电产量下滑抵消,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8%,为去年三季度以来首个季度录得增长。

美联储(FED)周一(10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工业产出月率增长0.1%,预期增长0.2%,前值修正为下降0.5%。

工业产出是以产量计算而不以美元计价的产值来衡量,因此该指标不受通胀因素扭曲,被认为是能更贴切如实反映美国工业的指标。

美联储还在今天的报告中指出,美国9月制造业产出月率增加0.2%,与预估一致。

数据还显示,美国9月产能利用率75.4%,预估为75.6%,前值修正为75.3%。

费希尔:低利率政策有让经济变脆弱风险

《CNBC》报导,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 Stanley Fischer 本周一在 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 演说上表示,低利率政策有导致经济衰退情况加剧时间拉长、让经济更脆弱的风险。

费希尔并未直接就美联储是否下一步该升息发表意见,不过他表示现在已经非常接近美联储完全就业与稳定物价的目标。他认为低利率政策也有威胁金融市场稳定风险,只不过目前并没有迹象显示不稳定性上升。

此外他表示央行官员对抗经济衰退的能力有限,因为官员并没有办法控制所有引发衰退的因素,包括生产力成长不佳、劳动力成长不佳、人口老化、投资减少与海外经济成长不佳等。

「如果离完全就业或人们预估完全就业只差几个百分点,我不认为会有什么危险。但是如果说我们应该继续 (维持低利率) 直到通胀率显示我们错了,那时候再改变就已经太迟了」。

企业税减、社福支出增,美国2016年预算赤字升34%

美国财政部10 月 14 日公布,2016 年 9 月(2016 会计年度第 12 个月) 政府预算盈余达到 333.59 亿美元、高于经济学家原先预期的 250 亿美元盈余,一年前盈余为 908.71 亿美元。美国 9 月份政府收入年减 2.4% 至 3,565.37 亿美元,支出年增 17.7% 至 3,231.78 亿美元。

美国会计年度自 10 月开始至来年 9 月结束。2016 会计年度全年预算赤字累计达 5,874.12 亿美元、较一年前赤字 (4,390.89 亿美元) 扩增 34%。

2016 会计年度社会安全支出年增 3.2% 至 9,160.78 亿美元,国防支出年增 0.7% 至 5,953.03 亿美元,联邦医疗保险 (Medicare) 年增 8.8% 至 5,945.35 亿美元。

2016 会计年度全年美国企业所得税收年减 12.9% 至 2,995.71 亿美元。美国企业销售额年减 0.03% 至 1.304138 万亿美元,连续第 20 个月呈现年减,创 1993 年开始统计以来最长衰退纪录。

Thomson Reuters 14 日报导,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 (CBO) 指出,2016 会计年度预算赤字 GDP 占比升至 3.2%、2009 年度以来首见上扬。

美国总统奥巴马 (Barack Obama) 于 2009 年 1 月 20 日宣誓就职。2009 年第 1 季底至 2016 年第 2 季底这段期间美国国债 (联邦负债) 余额总计增加 8.26 万亿美元、增幅达 74%。

Market Watch 9 月报导,美国两党政策中心财政政策主任 Shai Akabas 指出,新总统、国会宣誓就职后两个月将面临举债触及上限 (20.1 万亿美元) 的问题。

FRED 网站显示,2016 年第 2 季底为止美国联邦负债余额报 19.381591 万亿美元、创 1966 年开始统计以来新高;国债 GDP 占比达 105.1%、创历史次高,仅次于第 1 季的 105.4%。

脱欧好棒?英国消费者信心飙5年新高!

根据企业顾问公司德勤 (Deloitte) 周一 (17 日) 发布的季度调查结果,9 月份英国消费者信心冲上 5 年来新高,并创 2 年来单季最大增幅,反映他们似乎已摆脱「英国脱欧」的相关忧虑。不过,伦敦地区的消费者信心却逆势下滑。

德勤的调查于上月 16-18 日进行,访问 3000 位英国民众。结果显示,英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上季调查增加 3 个百分点,创 2014 年底以来单季最大升幅;但其中伦敦地区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却下降 3 个百分点。

德勤首席经济学家 Ian Stewart 解释,由于公投结果显示,支持留在欧盟的伦敦民众比例达 60%,且当地对金融服务业、移民及资金流的依赖也格外强劲,无怪乎出现上述结果。

德勤并提醒,尽管今日报告暗示,英国零售销售额成长可望持续至今年第四季;但明年之后英国消费者购买力可能会面临挑战,因为英镑重贬造成通货膨涨预期升温,且脱欧协商也将开始进行。

全球十大央行快速累积资产 增速创欧债危机以来最快

《彭博》报导,全球前 10 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正快速扩张,速度为 2011 年欧债危机以来新高。央行购债行动目的在维持经济复苏,从而也支持了股市及债券价格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全球最大的 10 大央行,合计持有资产已达 21.4 万亿美元,较去年底大增 10%。在 2014 及 2015 年,央行持有资产年成长仅 3%。

这种快速增长的现象也引来不少争论,主要是央行这种购买方式,再加上持续的低利率,正在产生泡沫,特别在债券市场。

这类的 QE 计划,最主要的目的虽在鼓励投资、推动经济成长,但代价不菲。与 2006 年 10 月中旬相较,全球 10 大央行资产负债表增长了 265%,衡量股市的 MSCI 全球指数上涨了 19%,计算债市的彭博全球债券综合指数上升了 50%。

在 10 大央行中,中国、美国、日本及欧洲央行,控制了全球中央银行 75% 资产,其后 6 大央行,包括巴西、瑞士、沙特阿拉伯、英国、印度及俄罗斯央行,平均各占 2.5% 左右。

以过去 10 年来看,瑞士持有资产增加最快,以美元计价,增长了接近 8 倍。俄罗斯央行最不积极,但 10 年来也增长了 68%。

如果以今年来看,欧洲及日本央行购债最为积极,增加了 2.1 万亿美元资产,比其他 8 家央行合计还多。中国及美国央行在今年资产负债表各降 2% 左右。

今年以来,相较于央行持有资产增加 10.4%,股票指数上升 3%,债券指数跃升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