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汇易互动

缩表来袭,投资人该如何应对?

Ultima_Markets
2025/09/25 16:20:58
进入2025年,联准会的每一步动作都牵动全球资金走向。其中最让市场屏息关注的,莫过于「缩表」政策。这个看似技术性的金融词汇,其实与我们的资产报酬率、汇率波动,甚至是你持有的股票表现息息相关。
但缩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会影响股市与汇市?身为投资人,我们又该如何调整策略?今天就让我们用一杯咖啡的时间,搞懂缩表背后的逻辑与机会。
缩表是什么?
缩表,全名是「量化紧缩」(Quantitative Tightening,简称QT),就是中央银行逐步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这通常透过不再续买已到期的债券,或直接卖出所持资产来实现。
想象一下,之前央行为了救经济大量印钞、买债,现在则是反过来「收回资金」,让市场的钱变少,抑制通膨。也就是说,缩表就像是一场流动性的抽水工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自然不容小觑。
截至20253月,美国联准会的资产规模已降至6.7兆美元,从2022年的高点大幅缩水。这波缩表,正是Fed为了遏止过热经济所祭出的重拳。

缩表会对市场造成什么影响?
别小看这一个政策,缩表的威力远比你想象的大,从债券、股市到外汇市场都会受到牵动。
对债券市场:殖利率走升、价格下跌
当央行不再买债,市场上的债券供给增加,价格自然下滑,导致殖利率攀升。这虽然对想买新债的投资人有吸引力,但对手上持有低殖利率债券的人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举例来说,20256月美债殖利率持续上升,让长债价格受压,不少机构也开始转向短天期或浮动利率的债券产品,以降低利率风险。
对股市:成长股受压,金融股相对抗跌
流动性变少,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最先感受到压力的就是高估值的成长股,尤其是科技板块。但对金融股来说,利差的扩大反而是利多。尤其是银行业,放贷收益变高,资金成本又尚未剧烈上升,成为相对稳健的防守选择。
对外汇市场:美元走强,其他货币承压
缩表通常伴随着较高利率,使该国货币更具吸引力。以美元为例,当Fed缩表持续推进,美元强势往往成为常态,对非美货币如欧元、日圆形成下行压力,也牵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所以说,缩表让美元走强的同时,也让汇市变得更活跃,为外汇交易者带来不少机会。

升息 vs 缩表: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会把升息与缩表混为一谈,其实两者目的虽然一样,都是为了抑制通膨、收紧政策,但方式不同。
央行通常会先升息观察市场反应,再启动缩表。但这两者若同时进行,对金融市场就会产生「双重压力」。所以观察央行何时减慢缩表节奏,也可作为市场宽松与否的前瞻指标。

投资人该怎么应对缩表环境?
市场环境变了,投资策略当然也得跟着调整。缩表不代表不能赚钱,关键是你要学会怎么配置资产与选择工具。
善用外汇工具,掌握美元强势周期
当美元因缩表而走强,不妨布局美元相关的货币对,例如「美元/台币」、「美元/日圆」,以顺势操作为主。透过专业交易平台如Ultima Markets,可追踪Fed缩表动态与美元指数表现,并运用技术分析与自动停损工具控制风险。
采用短债+浮动利率产品应对利率上行
利率环境走高时,短天期与浮动利率债券比长债更抗跌。CFD 平台可操作美国短期国债或与利率连动的ETF,灵活配置,不受传统券商限制。
多元资产配置,分散市场震荡风险
将资产配置在不同市场是减震的好方法。像黄金在美元强势与避险情绪高涨时表现抗跌,原油则会因为经济前景与地缘局势波动而提供套利空间。这些都可透过 Ultima Markets 上的 CFD 商品进行低成本参与。
此外,别忘了善用模拟账户测试策略,等时机成熟再进场操作,让风险控管更具弹性。

缩表浪潮中,选对平台更重要
面对缩表带来的挑战,投资者更需要灵活应变,并制定有效的缩表投资策略,而选对工具与平台就像是选对了战场上的武器, Ultima Markets 正是您应对市场变化的理想伙伴。
UltimaMarkets拥有:
不论是新手还是资深交易者,都能找到符合自己风格的交易策略。

结语
缩表听起来复杂,但其实只要理解其背后逻辑,并搭配正确的交易工具与策略,就能在波动中找到获利机会。
别忘了,市场的改变永远是相对的,有人恐慌,也有人准备好上场。如果你也想把握这波由「缩表」引起的机会,现在就是时候,开启你的交易之路。

风险披露与免责声明
投资涉及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本金。本文所提供之信息仅供教育与参考用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要约或招揽。投资人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目标,独立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