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为什么会清盘?私募基金清盘的原因有哪些?
私募基金为什么会清盘?私募基金清盘的原因有哪些?
基金清盘的原因
也许有人会问,那么私募基金为什么会出现清盘呢?一般合格投资者在购买私募基金的时候,基金合同中都会对清盘线做出相应的规定,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私募基金的清盘止损线都设置为在0.7或0.8。导致基金出现清盘的原因有很多,一般而言主要是存续期满而清盘、因公司业务结构调整而清盘、净值下滑触及清盘线而清盘以及业绩不佳而主动清盘等情况。
原因一:产品存续期满
因为产品存续期满而进行清盘的产品主要以结构化产品为主,而因为锁定收益提前清盘的状况在市场上则比较少见。定增产品本身有自己的存续期,到期清算属于正常的清算范围,投资者对此不仅过于惊慌,在目前清盘的结构化产品中,多数都属于到期清盘的情况,这也属于正常的产品新老交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持续低迷之下,结构化私募中提前清盘的产品也开始增多,不过提前清盘也不一定都是说明私募的业绩差,也有的是提前赚到了钱落袋为安。
原因二:公司业务结构调整
部分私募基金的清盘可能是出于公司业务调整的需要。2008年初,赵丹阳由于“再也无法在A股市场找到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而将公司旗下投资A股的私募产品全部清盘,仅保留港股投资产品,自此赵丹阳就将公司的业务重点放到港股投资上,不再设立有纯粹投资A股的产品。再比如景良投资旗下的景良能量蓝海3期于2011年8月31日被提前终止,该基金净值为1.0416元,自成立近一年半的时间以来收益率为4.16%。可以看到,该基金选择清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业绩不佳,而是由于景良投资的业务调整,想专注于投资收益率更高的一级市场。
原因三:触及清盘线
不少私募基金公司在发行私募产品的时候,一般都会在合同中规定了清盘线,在基金的运行过程中,一旦基金净值跌至清盘线以下,该基金产品就会被强制清盘。设立清盘线其实是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在市场行情持续低迷的时候,能够尽可能的帮助投资者保住本金。并且此类产品由于存在亏损底线,投资者在心理上也易于接受,大部分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一般都在20%左右,因此,产品的清盘线通常会设定在0.7到0.8之间。
在诸多导致基金清盘的原因中,因为净值下滑触及清盘线而清盘的现象,是私募机构最不愿意看到的,尤其是对那些名气较大的大型私募而言,他们往往会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挽救产品。例如通过召开基金持有人大会,请求持有人同意修改清盘线,如果持有人不希望兑现亏损,这类产品就可以向下修改清盘线而维持下去。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清盘线有规定的私募往往在投资过程中对风险控制也会相对严格,尤其是不会过于轻易的提升仓位。只有在已经获得较高的绝对收益时,基金经理才能真正不受清盘线的约束,加大操作力度,将仓位提升到很高的程度。因此在行情较强的时候,净值距离清盘线不远的私募出于风控考虑,往往会跑输大盘。
私募基金为什么会清盘?私募基金清盘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四:业绩不佳,主动清盘
私募基金在运作的过程中,一般出现业绩不佳的时候有的私募会选择主动清盘,主要原因是私募机构每年都面临着较大的营运成本,只有能够提取业绩提成的私募基金,才能维持正常的公司开支,而私募基金一般只有净值创新高才能获得业绩提成。而如果市场行情持续低迷,私募产品跌幅过深,基金经理提取业绩报酬无望,那么每年高昂的营运成本就会拖垮私募基金公司,基于此,如果产品的业绩表现不佳,部分私募机构会选择主动清盘。找业绩好的私募产品可以至私募排排网,买私募去私募排排网不收认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