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陆挺:下半年经济复苏动能减弱 市场预期或过于乐观
中央不会再出台新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在双循环基础之上推动国内大循环,核心是加大研发和相关领域投资,实现关键部件的进口替代,同时通过推进城市化和其他改革来扩大内需。
随着中国在全球率先走出疫情,复工复产快速推进,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实现V型复苏,表现频频强于预期。这使得市场普遍看好下半年经济复苏,部分机构预计下半年增速有望达到5%-6%,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野村证券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则相对谨慎,他认为当前市场对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速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经济复苏的动能将在下半年明显减弱。
陆挺8月26日在野村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上表示,下半年服务业将逐步恢复,纾困和经济刺激政策的积极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中国经济同比增速将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但经济复苏的动能将在下半年明显减弱。
在他看来,一系列因素将制约中国经济复苏,包括报复性需求集中释放之后将会自然回落;抗疫物资的出口同比增速可能已经见顶;中国政府“房住不炒”的立场未变,政策调控可能会抑制房地产投资;全球疫情还在持续,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与社交隔离措施可能会延续下半年;紧张的中美关系势必也会影响中国的出口以及与出口相关的制造业投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是今年经济增长重要支撑,而制造业投资同比降幅达到两位数;受疫情影响,消费低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抗疫物资和疫情期间海外电子产品需求增加,推动出口增速持续超出预期,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正。
“当前市场对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速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陆挺认为,政策方面,中央已从“战时状态”逐渐转向常态,更加强调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以及优化经济结构等中长期发展目标,这意味着中央几乎不会再出台新的大规模刺激政策。但他同时认为,中央不会过早退出应对疫情冲击的逆周期政策。
7月以来的多次座谈会和政治局会议上,高层都强调,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陆挺认为,为应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未来数年中国都将强调在双循环基础之上推动国内大循环,核心是加大研发和相关领域投资,实现关键部件的进口替代;同时通过推进城市化和其他改革来扩大内需。
随着中国在全球率先走出疫情,复工复产快速推进,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实现V型复苏,表现频频强于预期。这使得市场普遍看好下半年经济复苏,部分机构预计下半年增速有望达到5%-6%,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野村证券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则相对谨慎,他认为当前市场对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速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经济复苏的动能将在下半年明显减弱。
陆挺8月26日在野村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上表示,下半年服务业将逐步恢复,纾困和经济刺激政策的积极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中国经济同比增速将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但经济复苏的动能将在下半年明显减弱。
在他看来,一系列因素将制约中国经济复苏,包括报复性需求集中释放之后将会自然回落;抗疫物资的出口同比增速可能已经见顶;中国政府“房住不炒”的立场未变,政策调控可能会抑制房地产投资;全球疫情还在持续,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与社交隔离措施可能会延续下半年;紧张的中美关系势必也会影响中国的出口以及与出口相关的制造业投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是今年经济增长重要支撑,而制造业投资同比降幅达到两位数;受疫情影响,消费低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抗疫物资和疫情期间海外电子产品需求增加,推动出口增速持续超出预期,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正。
“当前市场对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速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陆挺认为,政策方面,中央已从“战时状态”逐渐转向常态,更加强调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以及优化经济结构等中长期发展目标,这意味着中央几乎不会再出台新的大规模刺激政策。但他同时认为,中央不会过早退出应对疫情冲击的逆周期政策。
7月以来的多次座谈会和政治局会议上,高层都强调,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陆挺认为,为应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未来数年中国都将强调在双循环基础之上推动国内大循环,核心是加大研发和相关领域投资,实现关键部件的进口替代;同时通过推进城市化和其他改革来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