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窝:投资私募基金之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随着余额宝等“宝宝类”货币基金的走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了基金,其中不乏私募基金。不过,我们都知道私募基金相比起公募基金来说更加隐蔽,监管力度也较为宽松,这就使得市面上存在着许多陷阱。金基窝将在下面的文章中详细为各位投资者讲解私募基金在投资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警惕过度宣传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相对,顾名思义是对“私”的。金基窝指出,根据相关规定,私募基金是不可以面向社会公众做宣传的,只可以向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进行募资。
因此当投资者在选择私募基金时,如果发现该私募基金在电视、报纸、宣传单等公开渠道上进行了宣传,那么这只私募基金肯定是违法的、不合规的。
除此以外,如果该私募基金的宣传手段中包含了诸如拥有庞大的销售团队、众多分支机构和销售网点,介绍亲朋好友认购可以获得高额返利等等说法,毫无疑问也是违法违规的。
注意事项二:警惕宣称保本、约定收益
如果投资者在选择私募基金时,工作人员表示可以保本,年收益可以达到多少百分比,这肯定是违法违规的。金基窝表示,根据2018年4月出台的资管新规,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要打破刚性兑付,不能承诺保本收益,投资者要自负盈亏。
注意事项三:警惕增信行为
不少投资者在投资金融产品时,看到产品宣称已经备案登记就会下意识地认为该产品安全可靠。但是金基窝要提醒各位投资者,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不同,私募基金的登记备案不是行政审批,这仅仅是事后登记备案,此外登记备案只是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只对申请文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做出要求。因此如果私募基金宣传自己是证监会或基金业协会批准的正规金融机构,是属于利用监管部门进行信用背书的误导行为。
还有私募基金也会利用有托管人托管的说法来进行增信。对此,金基窝指出,私募基金是不强制要求进行托管的,托管人职责不完全等同于管理人职责,因此私募基金表示资金由专业的银行进行托管也属于误导投资者的增信行为。
此外,私募基金利用投资标的大股东个人增信、关联机构增信同样是误导投资者的不当行为。
注意事项一:警惕过度宣传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相对,顾名思义是对“私”的。金基窝指出,根据相关规定,私募基金是不可以面向社会公众做宣传的,只可以向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进行募资。
因此当投资者在选择私募基金时,如果发现该私募基金在电视、报纸、宣传单等公开渠道上进行了宣传,那么这只私募基金肯定是违法的、不合规的。
除此以外,如果该私募基金的宣传手段中包含了诸如拥有庞大的销售团队、众多分支机构和销售网点,介绍亲朋好友认购可以获得高额返利等等说法,毫无疑问也是违法违规的。
注意事项二:警惕宣称保本、约定收益
如果投资者在选择私募基金时,工作人员表示可以保本,年收益可以达到多少百分比,这肯定是违法违规的。金基窝表示,根据2018年4月出台的资管新规,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要打破刚性兑付,不能承诺保本收益,投资者要自负盈亏。
注意事项三:警惕增信行为
不少投资者在投资金融产品时,看到产品宣称已经备案登记就会下意识地认为该产品安全可靠。但是金基窝要提醒各位投资者,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不同,私募基金的登记备案不是行政审批,这仅仅是事后登记备案,此外登记备案只是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只对申请文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做出要求。因此如果私募基金宣传自己是证监会或基金业协会批准的正规金融机构,是属于利用监管部门进行信用背书的误导行为。
还有私募基金也会利用有托管人托管的说法来进行增信。对此,金基窝指出,私募基金是不强制要求进行托管的,托管人职责不完全等同于管理人职责,因此私募基金表示资金由专业的银行进行托管也属于误导投资者的增信行为。
此外,私募基金利用投资标的大股东个人增信、关联机构增信同样是误导投资者的不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