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翼笙:黄金又到抄底时?
2019/12/10 16:47:14
刘翼笙:黄金又到抄底时?
最近,黄金价格从8月底9月初的顶部下跌了约100美元/盎司,中间不断的有人问我——可不可以抄底?可不可以抄底?可不可以抄底?
我给他们的回答全部是:等等吧,观望!
我有个模模糊糊的感知,如果把黄金价格分为上涨、下跌和横盘三种状态的话,每一次黄金价格状态大概会维持3个月的时间,而一个小的价格周期运行下来,差不多是1年时间。至少过去5年的黄金价格波动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
2014年11月黄金价格开始上涨,3个月之后从1130到达2015年1月底的1310;接下来,下跌了3个月左右,到达1140左右,然后维持低位3个月并经历下跌,跌至1070附近,接下来又是3个月左右的小幅反弹至1190左右,接下来又是3个月的下跌和横盘,于2015年底到达近5年来的低点1050左右;2015年底黄金价格开始从低位反弹,经历3个月的反弹,然后又横盘3个月,于2016年的7月中旬上涨到1370左右,接下来又是3个月横盘,然后经历3个月的流畅下跌,2016年底又下跌至1125附近,然后经历了3轮小幅上涨,到2017年9月份又涨至1360附近,然后又是3个月的下跌跌至1240附近,接下来经历了5个月的上涨和维持,价格再度回到1370附近,接下来就是长达4个月的持续下跌,于2018年8月份,跌至1170附近,然后又经历了3个月的低位横盘波动,从2018年11月中旬开始上涨,涨了3个月,于2019年2月中旬再度陷入小幅波动并维持了3个多月,5月底再度开启上涨之路,并于8月底9月初到达1565附近的高点,然后一直横盘维持至今……
从这4个方面和大家聊聊我对当前黄金价格的看法。
关于黄金价格过去5年的调整时间段分析,我上面已经写了,按照上面3个月左右的时间调整周期算的话,8月底9月初黄金价格出现了高点,如果黄金价格要继续上涨的话,那么11月底到12月份可能才是黄金的买入时机。说到时间,这里再送给大家一张图,是过去18年黄金价格月度涨跌幅统计。
注意哈,因为月度统计的价格涨跌幅相差很小,所以其意义并不大,你看6月份在统计历史中显示的是下跌,而2019年恰恰在6月份开始其暴力上涨之路。
可以明确告诉大家,黄金价格从来都不是由散户推动的!
在黄金市场,我一向很明确的将对冲基金和大型投机者持有的净多仓仓位,视作一个最典型的市场情绪指标,如果这两个指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其他宏观逻辑又不支持黄金价格上涨,那么黄金价格接下来大概率就是横盘或者下跌;反过来,如果这两个指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那么黄金价格接下来大概率就是横盘或者上涨。
调整时间、宏观逻辑和市场情绪都谈完了,只剩下最后的市场规模,至于某些财经博主动辄大肆分析的地缘政治危机推高金价,我压根儿就不打算分析。
为什么要谈市场规模?
是因为很多人会问到“市场操纵”和央行购买的问题。
我这里所说的“操纵”,是指那些资金量具有优势的个人或机构,利用当前期货市场的规则,顺应市场情绪和宏观大趋势,在一段时期内操纵某个品种的价格。
根据历史情况,每次这种市场规模达到极值的时候,常常也代表着金价的高点,目前金价已经从高位略有下跌,但未平仓合约价值却创出历史新高——即便是操纵,在市值这么高的时候操纵其价格暴涨,成本也未免太高了点儿。
尽管说,四个方面的因素都支持看跌黄金,但其实我个人并不支持看空黄金,更不建议那些持有实物黄金作为“终极保险”的人卖出自己的黄金——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前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信用堪忧,各国央行都在大力买入黄金。
在过去的2年时间里,诸如中国、俄罗斯、土耳其等与美国关系不佳的国家央行,都在持续的购买黄金,而德国、法国、荷兰、波兰等与美国关系良好的国家,也相继从美国运回属于自己的黄金。
实际上,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因为美元体系的弊端,全球各国政府和央行,就变成了持续的黄金净买入者。
央行为何买入黄金,他们在为美元体系出问题而未雨绸缪——如果你为了赚一点小钱,选择卖出你的黄金实物,听起来总感觉有点耍小聪明。
从2018年12月底到现在,中国央行平均每个月增持10吨黄金,目前已经增持了100吨,其价值为47亿美元,而正是因为有世界各国的央行购买,可以说,黄金价格很难深跌,我认为黄金很难再次跌到2019年行情启动之初的1280美元/盎司以下。
不管投资还是生活,应对未来,在本质上是一种概率游戏。
如果你持有实物黄金,除非遇到极端困境的时候,我建议永远不要售出——因为这是你与央行印钞对抗的武器,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世界会发生什么事情。
如果你想要在市场上通过黄金价格波动来挣点儿小钱,那么我建议,现在你可以极低的仓位看空黄金;
如果你想抄底黄金,那么我建议你继续观望,等到黄金价格和时间都调整得更充分一些。
| : |
本文作者:刘翼笙
| 以上内容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