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x group-13岁开始研究股票,16年后,成为亿万富翁
2019/12/03 17:53:42
如果只做长线交易,我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我总是见好就收。
迈克尔·斯坦哈特,世界级短线高手,避险基金教父,投资天才,华尔街历史上经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人之一。他在华尔街驰骋了三十年,从寂寂无名的投资人到金融巨头,从股票分析师到“全球避险基金教父”、“世界级短线之王”。如果你于1967年向他的基金投入1万美元,到1995年,你就可以拿到480万美元。
迈克尔·斯坦哈特出生于一个珠宝商家庭。
1岁时,父母离异。作为补偿,他的父亲没有给他现金,而给了他100股费城迪克西水泥公司的股票,及100 股哥伦比亚天然气股票。
13岁时,斯登哈特在布鲁克林着手研究交易报道及跟踪“世界电讯”上所载的那些股票价格。
他说过,“我那时对股票一窍不通,我所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人了解股市。”他开始频繁地进入美林公司的办公室,“同这些吸着雪茄的老人观看屏幕。我被它迷住了。”不久,他开始买卖股票。
16岁那年,他凭借出众的智商考入了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金融学院。
19岁便提前毕业。1960年,他在卡尔文·巴洛克互助基金里找到了一份证券研究的工作,从而开始了他在华尔街传奇的投资生涯。
之后斯坦哈特又在《金融世界》杂志做过记者,后来又到利布·罗兹证券公司做首席分析师,在此期间,他推荐的股票海湾西方石油公司股价翻了3倍。
1967年,斯坦哈特真正发迹,当时他在利布·罗兹证券公司做首席分析员,进而认识了法因和贝科斯兹,三人一拍即合,共同筹资770万成立新公司,首年获利30%,次年获利84%,而同期的标准普尔指数仅仅上升6.5% 和9.3%。
如果投资者在1967年购买斯坦哈特的基金,在20年后,便可获得100倍的财富,年平均增长率为27%。
1969年,三位合伙人都变成百万富翁,后来,法因和贝科斯兹相继离开开创新的基金,斯坦哈特独自管理套利基金依然战果斐然。他的基金从1967年到1995年28年中年均收益24.5%(扣除20%管理费用和奖金)。换言之,如果你于1967年向他的基金投入1万美元,到1995年,你就可以拿到480万美元(按标普指数来算19万美元)。
1993年,他荣登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400,身价达3亿多美元。
斯坦哈特之所以能赚得盆满钵满,主要来源于他极其擅长的短线投资,他也因此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具实力的“短线杀手”。他曾表示,对他来讲参与市场只是想获取正确决策的满足感,从投入到成功的时间越短,满足感越强。斯坦哈特极对短线投资充满了热情,短线操作不仅为他带来成就感,同时也给他创造了巨大的投资回报。
他对方向性的判断异常的准确,当他得知利率有可能下调时,便毫不犹豫的买入了债券。1981年,斯坦哈特确信美联储将下调利率,中期国债将有大的涨势。于是,他用基金掌握的5000万美元现金为权益金购买了价值2 .5亿美元的五年期美国国债等待利率下调。最终,2.5亿美元的债券投资赚了4000万美元。在这笔买卖中,基金实际用5000万美元的现金就赚了4000万美元。1984年末,他购买了4亿美元的中期政府债券,其中大部分钱仍是利用杠杆借来的,这次他预期利率下调,赚得2500万美元。
“如果只做长线,我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我总是见好就收”斯坦哈特说。
Mex Group整理了斯坦哈特投资的六大原则
1.犯错要尽早。
下了决定立即实施,并不停地校正该决策。
2.永远做你喜欢地事来营生。
走这样的路,你的执著才能够确保长期成功的幸福感,而非短暂投机后的空虚。
3.保持相对机敏。
要随时研究可能带来财富的一切领域,要比别人更早感知大势的变化。
4.即使信息不充分也要尽量做恰当的决定。
许多信息都是无用的,关键是,怎么把握现有的信息,把焦点集中到最重要的问题上。
5.永远相信你的直觉。
经验是一种财富,不得不承认,直觉也是经验的累积,关键是如何在直觉和经验间取得平衡。
6.不做小投资。
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冒险投资的时候,要确保回报足以补偿支出。
或许是厌倦了市场的买空卖空,或许是其他,不管原因如何,斯坦哈特于1995年离开了华尔街,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市场。
远离华尔街之后,他的生活可以说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买下了西切斯特北面的土地,在克洛屯水库也有许多物业。那儿周围有条林荫道,透过林荫道可以眺望水库。房子在河岸右边,房前有一个大游泳池。这房子曾经是西奥多·德莱塞的住所,这位20世纪的小说家曾写过《美国悲剧》。斯坦哈特买进了许多动物,干脆开了一家野生动物园。他还和妻子培育了一个山茶花园,花园里还有苹果和梨树,并且还种植着各种浆果。
不得不承认,敢于急流勇退,在对冲基金业鼎盛时期时离开自己热爱的市场,毅然决然回归田园,这样的决定让人佩服。曾有人问斯坦哈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回答:勇气比知识更重要, 时机比方向更重要。
——迈克尔·斯坦哈特
迈克尔·斯坦哈特Michael Steinhardt
迈克尔·斯坦哈特,世界级短线高手,避险基金教父,投资天才,华尔街历史上经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人之一。他在华尔街驰骋了三十年,从寂寂无名的投资人到金融巨头,从股票分析师到“全球避险基金教父”、“世界级短线之王”。如果你于1967年向他的基金投入1万美元,到1995年,你就可以拿到480万美元。
01天才的开端
迈克尔·斯坦哈特出生于一个珠宝商家庭。
1岁时,父母离异。作为补偿,他的父亲没有给他现金,而给了他100股费城迪克西水泥公司的股票,及100 股哥伦比亚天然气股票。
13岁时,斯登哈特在布鲁克林着手研究交易报道及跟踪“世界电讯”上所载的那些股票价格。
他说过,“我那时对股票一窍不通,我所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人了解股市。”他开始频繁地进入美林公司的办公室,“同这些吸着雪茄的老人观看屏幕。我被它迷住了。”不久,他开始买卖股票。
16岁那年,他凭借出众的智商考入了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金融学院。
19岁便提前毕业。1960年,他在卡尔文·巴洛克互助基金里找到了一份证券研究的工作,从而开始了他在华尔街传奇的投资生涯。
之后斯坦哈特又在《金融世界》杂志做过记者,后来又到利布·罗兹证券公司做首席分析师,在此期间,他推荐的股票海湾西方石油公司股价翻了3倍。
02 27岁,开启传奇投资之路
1967年,斯坦哈特真正发迹,当时他在利布·罗兹证券公司做首席分析员,进而认识了法因和贝科斯兹,三人一拍即合,共同筹资770万成立新公司,首年获利30%,次年获利84%,而同期的标准普尔指数仅仅上升6.5% 和9.3%。
如果投资者在1967年购买斯坦哈特的基金,在20年后,便可获得100倍的财富,年平均增长率为27%。
1969年,三位合伙人都变成百万富翁,后来,法因和贝科斯兹相继离开开创新的基金,斯坦哈特独自管理套利基金依然战果斐然。他的基金从1967年到1995年28年中年均收益24.5%(扣除20%管理费用和奖金)。换言之,如果你于1967年向他的基金投入1万美元,到1995年,你就可以拿到480万美元(按标普指数来算19万美元)。
1993年,他荣登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400,身价达3亿多美元。
03最具实力的“短线杀手”
斯坦哈特之所以能赚得盆满钵满,主要来源于他极其擅长的短线投资,他也因此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具实力的“短线杀手”。他曾表示,对他来讲参与市场只是想获取正确决策的满足感,从投入到成功的时间越短,满足感越强。斯坦哈特极对短线投资充满了热情,短线操作不仅为他带来成就感,同时也给他创造了巨大的投资回报。
他对方向性的判断异常的准确,当他得知利率有可能下调时,便毫不犹豫的买入了债券。1981年,斯坦哈特确信美联储将下调利率,中期国债将有大的涨势。于是,他用基金掌握的5000万美元现金为权益金购买了价值2 .5亿美元的五年期美国国债等待利率下调。最终,2.5亿美元的债券投资赚了4000万美元。在这笔买卖中,基金实际用5000万美元的现金就赚了4000万美元。1984年末,他购买了4亿美元的中期政府债券,其中大部分钱仍是利用杠杆借来的,这次他预期利率下调,赚得2500万美元。
“如果只做长线,我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我总是见好就收”斯坦哈特说。
Mex Group整理了斯坦哈特投资的六大原则
1.犯错要尽早。
下了决定立即实施,并不停地校正该决策。
2.永远做你喜欢地事来营生。
走这样的路,你的执著才能够确保长期成功的幸福感,而非短暂投机后的空虚。
3.保持相对机敏。
要随时研究可能带来财富的一切领域,要比别人更早感知大势的变化。
4.即使信息不充分也要尽量做恰当的决定。
许多信息都是无用的,关键是,怎么把握现有的信息,把焦点集中到最重要的问题上。
5.永远相信你的直觉。
经验是一种财富,不得不承认,直觉也是经验的累积,关键是如何在直觉和经验间取得平衡。
6.不做小投资。
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冒险投资的时候,要确保回报足以补偿支出。
04 解甲归田
或许是厌倦了市场的买空卖空,或许是其他,不管原因如何,斯坦哈特于1995年离开了华尔街,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市场。
远离华尔街之后,他的生活可以说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买下了西切斯特北面的土地,在克洛屯水库也有许多物业。那儿周围有条林荫道,透过林荫道可以眺望水库。房子在河岸右边,房前有一个大游泳池。这房子曾经是西奥多·德莱塞的住所,这位20世纪的小说家曾写过《美国悲剧》。斯坦哈特买进了许多动物,干脆开了一家野生动物园。他还和妻子培育了一个山茶花园,花园里还有苹果和梨树,并且还种植着各种浆果。
不得不承认,敢于急流勇退,在对冲基金业鼎盛时期时离开自己热爱的市场,毅然决然回归田园,这样的决定让人佩服。曾有人问斯坦哈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回答:勇气比知识更重要, 时机比方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