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周刊:什么是缩股?为什么缩股?
在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案例屡见不鲜,有定向增发、送红股等等多种形式,与增股相反,上市公司也可以缩股。相信各位投资者对缩股还比较陌生,龙周刊就将在下面的文章中详细来和各位投资者讲解什么是缩股。
缩股,顾名思义,就是上市公司在外流通上市的股票数减少。根据《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公司股份数量*股票面值。“缩股”是指在面值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公司的股份数量,导致公司注册资本减少。通常来说,“缩股”是公司现有股东按同比例减少持股数量,公司没有发生现金流出。
龙周刊指出,通常来说缩股的方法是:上市公司在某一时点,以每只股票的每股净资产与该股的收盘价(或一定时期平均价)进行缩股,缩股后重新进行股权登记,缩股后的非流通股可以进行流通。其中,缩股率=每股流通股的某时点收盘价(或一定时期加权平均价)/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经过缩股后的数量=某只股票非流通股数量/缩股率。
举例来说,某上市公司决定在11月1日进行缩股,该公司流通A股、境内法人股均为1000万股,截至10月31日每股净资产5元,每股收益1元,11月1日当天收盘价为10元,那么缩股率为2,非流通股经过缩股后的数量为500万股。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都会选择增股,那么为什么有公司反而会选择缩股呢?对此,龙周刊表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为了符合上市条件,当某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大于该公司获批的上市额度,就需要进行缩股;二是为了保壳,当上市公司面临退市风险时,会通过缩股来避免退市;三是为了降低市盈率,由于股票缩股后数量变少、股价相应地降低,这样就使得公司市盈率降低。
龙周刊指出,对于公司原有股东来说,缩股并不会影响股东权益,而对于上市公司本身来说,从每股收益角度来看是有利的。那么这是不是就代表了上市公司缩股是利好?对此,龙周刊表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缩股在B股市场上广泛存在,A股市场上应用较少,要有绝大部分也是用在保壳上,缩股保壳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也表明上市公司已经无路可走迫不得已选择缩股保壳,是一个利空。
缩股,顾名思义,就是上市公司在外流通上市的股票数减少。根据《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公司股份数量*股票面值。“缩股”是指在面值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公司的股份数量,导致公司注册资本减少。通常来说,“缩股”是公司现有股东按同比例减少持股数量,公司没有发生现金流出。
龙周刊指出,通常来说缩股的方法是:上市公司在某一时点,以每只股票的每股净资产与该股的收盘价(或一定时期平均价)进行缩股,缩股后重新进行股权登记,缩股后的非流通股可以进行流通。其中,缩股率=每股流通股的某时点收盘价(或一定时期加权平均价)/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经过缩股后的数量=某只股票非流通股数量/缩股率。
举例来说,某上市公司决定在11月1日进行缩股,该公司流通A股、境内法人股均为1000万股,截至10月31日每股净资产5元,每股收益1元,11月1日当天收盘价为10元,那么缩股率为2,非流通股经过缩股后的数量为500万股。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都会选择增股,那么为什么有公司反而会选择缩股呢?对此,龙周刊表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为了符合上市条件,当某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大于该公司获批的上市额度,就需要进行缩股;二是为了保壳,当上市公司面临退市风险时,会通过缩股来避免退市;三是为了降低市盈率,由于股票缩股后数量变少、股价相应地降低,这样就使得公司市盈率降低。
龙周刊指出,对于公司原有股东来说,缩股并不会影响股东权益,而对于上市公司本身来说,从每股收益角度来看是有利的。那么这是不是就代表了上市公司缩股是利好?对此,龙周刊表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缩股在B股市场上广泛存在,A股市场上应用较少,要有绝大部分也是用在保壳上,缩股保壳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也表明上市公司已经无路可走迫不得已选择缩股保壳,是一个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