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汇易互动

麟龙科技:官宣!百威亚太终止IPO,带来隐忧不断

麟龙至尊
2019/07/16 13:57:42
7月14日晚间,百威亚太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已决定不再推动其在中国香港的IPO计划。消息一出,在美股上市的百威英博股价跌幅一度达到4.9%。




据麟龙科技了解,此次百威亚太原计划本周五(7月1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拟发行16.27亿股,其中95%为国际配售,5%为公开发售,预计募集98亿美元(约765亿港元)。倘若百威亚太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或将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IPO。


百威亚太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商之一的百威英博在亚太地区的子公司,其主要亚太市场有中国、澳大利亚、韩国、越南、印度等。母公司百威英博占据全球啤酒市场份额超过30%,科罗娜、百威甚至哈尔滨啤酒都是旗下品牌。


由于百威亚太稳坐日常消费行业龙头位置,不少投资者都抱着股价大涨的期待,谁知招股不过才过去一周,却传来终止IPO的消息。根据相关消息称,新股打新会退还申购款,但申购至上市期间的利息以及认购费用一般不会退还,此次不少投资者都申购了一万股,预计将会损失近千港元。


麟龙科技:那么百威亚太究竟为何停止IPO?


麟龙科技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定价过高。虽然散户投资者申购热情高昂,但占据95%、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国际配售环节却惨遭冷落。百威亚太起初以招股价上限47港元进行定价,但是机构投资者认为应下调定价,甚至低于招股价下限40港元,双方商谈未果。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一是近期香港资本市场资金投资成本升高,在母公司百威英博估值30倍左右的情况下百威亚太估值过高,达到38~45倍;二是母公司百威英博在近几年频繁收购扩张,背负的债务已经高达1028.4亿美元,部分募资款将会用于偿还母公司的债务,因此对其未来增长潜力持有怀疑态度。


麟龙科技认为由于百威亚太认为自身定价和估值合理,对此次IPO信心满满,没有与其他港股IPO时一样设置基石投资者,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此次IPO的失败。


根据麟龙科技分析,此次百威亚太IPO失败将会给整个资本市场特别是消费板块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整个啤酒行业,亚洲市场占全球市场的35%左右,也是未来潜在增长最大的市场。百威亚太十分看重亚洲市场,在亚洲市场中尤为看重中国,此次IPO除了想要获得资金偿还母公司债务外,就是想借机大力发展亚洲等新兴市场,因此也选择在港交所上市。


然而此次IPO的失败,表明了外资不再看好中国市场。此前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进入防御模式,并下调了新兴市场和日本股市的评估,因为这类市场对中国市场状况较为敏感,投资风险较高。


而对于股市来说,百威所在的消费行业也将受到较大的冲击。与全球啤酒公司相比,特别是与中国本土啤酒品牌相比,百威亚太的估值稍低;再加上公司拥有稳定的现金流,且高于净利润,长期负债影响较小,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此次百威亚太的定价不算高,这就表明包括北上资金在内的外资不再认同消费板块的估值水平。


麟龙科技数据显示,在近一季度,消费板块的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股票都遭到了北上资金不同程度的净卖出,其中贵州茅台净卖出资金更是达到了110.9亿元。百威亚太IPO的失败,或将给消费板块带来沉重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