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龙公司:揭秘银行理财产品“飞单”骗局
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人数不在少数,相对来说,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较为安全,但近来爆出“飞单”骗局。接下来麟龙公司为您揭秘银行理财产品“飞单”骗局。
“飞单”是指银行个别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私自销售非本行(总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非本行(总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也就是银行员工利用工作之便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向顾客推销非本行自主法行的理财产品,容易造成顾客的重大误解。
近来,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于女士等人在广大银行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银行业务员称这是一款有限合伙产品,主要投资方向是江西九江的一处房地产项目。推销人员并没有告知于女士该项目开发商已经撤走,成为了烂尾项目。
而于女士业务认为这是改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便购买了该理财产品。半年之后,于女士没有收到利息,便知道出事了。于是找银行理论,时任行长表示,通过对产品的调查发现,这个产品不是光大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是光大银行的代销产品,合同上没有光大银行的章,没有业务章也没有公章。根据账户倒查,消费者所买的这款产品,是基金公司自己销售的。
市民于女士拿着这份“血本无归”的理财合同欲哭无泪。
银行销售人员违规销售非本行理财产品,早已被监管层多番禁止,但“跨界”销售更丰厚回报的诱惑,让违规代售事件难以根绝。据悉,银行员工在这种销售产品中获得的提成远远高于银行自有理财产品的提成。这也是这一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近期,随着全国多地监管部门给银行理财“飞单”现象开出罚单,这一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麟龙科技建议,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看清合同条款;同时,对于不要轻信银行推销员承诺超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
据了解,“飞单”的投资者多是银行高端客户,涉事银行员工利用其掌握的客户财产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飞单”营销。相关产品资质差、对接项目风险高,承诺的超常规收益率,对消费者诱惑巨大。而“飞单”行为往往在产品不能按期兑付收益,直到出现本金亏损、引发消费者维权时才暴露,事前预防和监控难度很大。
难么。投资者如何有效地识别“飞单”,降低投资风险呢?
“飞单”通常披着银行理财产品的外衣,投资者要想对其验明正身,有以下几条途径:
1、根据银行产品编码,查询是否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凡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具有唯一的产品编码,消费者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到产品信息,银行代销产品则可通过银行网点公示的代销产品清单查询。
2、可以关注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客户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均须通过柜面或自助渠道进行认申购操作,但凡被要求向其他账户转账或汇款的,就要提高警惕,并注意查看业务办理回执中的汇款账户明细。
以上就是麟龙公司为您揭秘的银行理财产品“飞单”骗局,祝您生活愉快!
“飞单”是指银行个别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私自销售非本行(总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非本行(总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也就是银行员工利用工作之便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向顾客推销非本行自主法行的理财产品,容易造成顾客的重大误解。
近来,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于女士等人在广大银行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银行业务员称这是一款有限合伙产品,主要投资方向是江西九江的一处房地产项目。推销人员并没有告知于女士该项目开发商已经撤走,成为了烂尾项目。
而于女士业务认为这是改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便购买了该理财产品。半年之后,于女士没有收到利息,便知道出事了。于是找银行理论,时任行长表示,通过对产品的调查发现,这个产品不是光大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是光大银行的代销产品,合同上没有光大银行的章,没有业务章也没有公章。根据账户倒查,消费者所买的这款产品,是基金公司自己销售的。
市民于女士拿着这份“血本无归”的理财合同欲哭无泪。
银行销售人员违规销售非本行理财产品,早已被监管层多番禁止,但“跨界”销售更丰厚回报的诱惑,让违规代售事件难以根绝。据悉,银行员工在这种销售产品中获得的提成远远高于银行自有理财产品的提成。这也是这一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近期,随着全国多地监管部门给银行理财“飞单”现象开出罚单,这一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麟龙科技建议,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看清合同条款;同时,对于不要轻信银行推销员承诺超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
据了解,“飞单”的投资者多是银行高端客户,涉事银行员工利用其掌握的客户财产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飞单”营销。相关产品资质差、对接项目风险高,承诺的超常规收益率,对消费者诱惑巨大。而“飞单”行为往往在产品不能按期兑付收益,直到出现本金亏损、引发消费者维权时才暴露,事前预防和监控难度很大。
难么。投资者如何有效地识别“飞单”,降低投资风险呢?
“飞单”通常披着银行理财产品的外衣,投资者要想对其验明正身,有以下几条途径:
1、根据银行产品编码,查询是否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凡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具有唯一的产品编码,消费者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到产品信息,银行代销产品则可通过银行网点公示的代销产品清单查询。
2、可以关注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客户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均须通过柜面或自助渠道进行认申购操作,但凡被要求向其他账户转账或汇款的,就要提高警惕,并注意查看业务办理回执中的汇款账户明细。
以上就是麟龙公司为您揭秘的银行理财产品“飞单”骗局,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