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汇易互动

外汇保证金业务曾在中国开放,是什么阻碍了外汇零售行业发展?

7788
2018/12/04 16:42:10
自外汇保证金业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就以其特殊的交易方式吸引了大批交易者。但因为政策原因,外汇保证金业务并未在中国大陆正式开放。不过,随着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国内交易者对于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开放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但是对于开放的时间,谁都无法有一个定论,因为中国在开放外汇保证金业务在发展的道路上,仍面临许多问题。那么,是哪些因素在阻碍了该业务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展?

1
市场仍未成熟

首先我们来看看外汇保证金业务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展历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汇保证金业务由香港进入了内地市场,但由于大量投资者出现了巨额亏损,该业务于1994年被政府明令禁止。之后在2006年 – 2008年,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经历了首次试水到再次被禁止。

外汇保证金业务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在这段短暂的开放时期,人们都觉得外汇保证金业务在国内大发展的时期似乎已经到来。当时,民生银行杠杆允许客户以最高30倍的杠杆进行外汇交易,并且客户数以每月大约3000个的数量增加。但仅仅3个月之后,民生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易富通”就被叫停了。

风险过大

对于被叫停的原因,据当时媒体报导,银监会官方认为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息科技系统风险以及客户适合度评估不足风险等几点过于突出。另外,外汇保证金交易特殊的交易方式增加了交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当时国内外特殊的经济情况(2008金融危机)也给投资增加了难度。

不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

此外,政府虽开放了外汇保证金业务,但当时国内的监管机构权责不明,多头管理,相互推诿,自律监管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同样缺失,反观其他国家的市场,许多监管机构都选择在其原有衍生品监管的基础上扩充或加强对外汇保证金交易的监管。

投资者对外汇保证金交易缺乏认识

当时,大量中国投资者对外汇方面的基本知识、复杂的交易规则和手段都缺乏了解。而当时,市场上的机构并没有对投资者进行系统的培训,投资者盲目地进行投资,导致其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足,从而加剧了投资的风险和亏损。

2
我国的外汇管制

其次,虽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一个会员制市场,像所有的市场一样,买卖双方自愿交易,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但中国人民银行是市场中的最大玩家,对人民币汇率有近乎决定性的作用。

而央行对外汇市场的过多干预,造成了外汇市场的供求失真。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央行在外汇市场上只是宏观调控者,而不是市场主体,外汇指定银行才应该是市场的主体,处于外汇市场的中心地位。而我国现代外汇管理的特征决定了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行为以及职能的扭曲。对于国家来说,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有独立的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有利于稳定发展。

除此之外,个人在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上同样有限制。目前,个人换汇每人每年都有5W美金的购售汇额度,这也是限制外汇保证金业务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外汇管制?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用三元悖论来解释。
根据三元悖论,如果一个国家要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这时,就需要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中国就是实行的这种政策组合。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需要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护对外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

现状与未来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外汇经纪商被中国这个繁荣而庞大的市场所吸引。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内也开始出现围绕外汇的科技公司,形成了规范的产业链,而国内的本土外汇势力正借助科技的发展逐步深入行业。

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几乎每家正规外汇经纪商都会推出针对交易者的培训项目。此外,还有一些行业内的第三方机构通过举办各种会议以及展览来推动行业的发展,其中就包括由数汇金融主办的中国外汇投资博览会以及国际金融B2B博览会,这两个会议已经在行业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并且不断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外汇保证金业务在中国的开放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中国外汇市场与10年前相比越来越成熟并且规范。不过,根据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当中国市场规范外汇保证金业务时,相关政策势必会收紧,且国内的券商、银行以及基金公司等都会争相加入到外汇大军中。这对国外经纪商来说,无疑会增大竞争。但可以肯定的是,挑战出现的同时,机遇也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