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龙:骗子的“金融互助”
以前的传销组织会以网友见面或是网上招聘等等理由把受害者骗到一个具体的地点,在非法拘禁期间对受害者洗脑,最终使得受害者加入他们。这种人尽皆知的传销场景是非常典型的。但是近年来,传销组织也换代升级,披上了互联网金融的外衣,打着“金融互助”的旗号,让人防不胜防。在此,麟龙想为各位分析一下“金融互助”骗局的本质。
在开始阶段,受害者会被拉入一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会有所谓的“专家”传授“致富经验”。新入群的人只需要交一定数量的互助费,然后再找几位伙伴加入,就可以在数月的时间内实现上万的收益。入群的人的id会被备注上具体的名字,介绍人是谁。这些群里的“专家”说这是为一些没有多少资金的朋友提供一个金融互助的平台,希望大家共同致富。
上面的流程经过麟龙梳理过后是不是看起来很熟悉?这个过程其实和传销并无二致。所谓的互助费就是入伙费,找伙伴也就是发展下线,否则也不会在备注中写明“介绍人”这种信息。但是,一场“金融互助”的骗局到这里只是一个开始,“互助”的部分尚未展开。
后续的游戏规则是入场人需要投入一笔资金,平台称之为“提出帮助”。出钱方“提出帮助”与收钱方“得到帮助”实行金额匹配。匹配成功后,出钱方主动汇款给对方账号,称为“互助”。会员只要“提出帮助”半个月后,就能以“得到帮助”的形式获得收益。一旦注册并投资成为平台会员,就会有人提出让你推荐其他投资者入场,一旦推荐成功,你即可成为新的领导人,并从新投资者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提成奖励。下家注册后每提出一笔帮助,上家能获“领导奖”。“金字塔”中的“领导”可以获得层层递减的奖励点数。至此,一个巨大的骗局开始运作了。
至于为什么有许多受害者参与其中,一方面是骗子会用一些新兴概念或是境外机构作为噱头来大肆鼓吹,总之就是一些你不熟悉的概念吹得云里雾里,让人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另一方面是有的人能够看透这之中的本质,他们坚信只要自己后续还有人入场,自己就有利可图,不会成为“接盘侠”。
麟龙认为,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这种“金融互助”的骗局都是完全可以识别防范的。这类骗局不光会使一般投资者上当受骗,还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运作有着巨大的危害。万望各位提高警惕,小心上当。
在开始阶段,受害者会被拉入一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会有所谓的“专家”传授“致富经验”。新入群的人只需要交一定数量的互助费,然后再找几位伙伴加入,就可以在数月的时间内实现上万的收益。入群的人的id会被备注上具体的名字,介绍人是谁。这些群里的“专家”说这是为一些没有多少资金的朋友提供一个金融互助的平台,希望大家共同致富。
上面的流程经过麟龙梳理过后是不是看起来很熟悉?这个过程其实和传销并无二致。所谓的互助费就是入伙费,找伙伴也就是发展下线,否则也不会在备注中写明“介绍人”这种信息。但是,一场“金融互助”的骗局到这里只是一个开始,“互助”的部分尚未展开。
后续的游戏规则是入场人需要投入一笔资金,平台称之为“提出帮助”。出钱方“提出帮助”与收钱方“得到帮助”实行金额匹配。匹配成功后,出钱方主动汇款给对方账号,称为“互助”。会员只要“提出帮助”半个月后,就能以“得到帮助”的形式获得收益。一旦注册并投资成为平台会员,就会有人提出让你推荐其他投资者入场,一旦推荐成功,你即可成为新的领导人,并从新投资者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提成奖励。下家注册后每提出一笔帮助,上家能获“领导奖”。“金字塔”中的“领导”可以获得层层递减的奖励点数。至此,一个巨大的骗局开始运作了。
至于为什么有许多受害者参与其中,一方面是骗子会用一些新兴概念或是境外机构作为噱头来大肆鼓吹,总之就是一些你不熟悉的概念吹得云里雾里,让人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另一方面是有的人能够看透这之中的本质,他们坚信只要自己后续还有人入场,自己就有利可图,不会成为“接盘侠”。
麟龙认为,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这种“金融互助”的骗局都是完全可以识别防范的。这类骗局不光会使一般投资者上当受骗,还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运作有着巨大的危害。万望各位提高警惕,小心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