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汇易互动

财道号:余额宝慢下来了 但异化的货币基金必须加强监管

财知道网
2018/04/26 17:50:31
[paragraph]经历了疯狂的2017年,货币基金扩张终于开始慢下来了(201年全年货币基金规模净增2.45万亿,创历史之最)!
余额宝作为货基领头羊,不管出于被动还是主动,已经显现了货币基金的收缩压力。4月22日,天弘基金发布的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对接的货币基金)2018年一季度报告显示,截至1季末,余额宝规模达到1.69万亿,较2017年底增6.92% VS行业15.9%的增速,势头放缓明显。
2015-2016年的债券大牛市和随之而来的债灾风波中,货币基金-同业存单-银行理财之间的资金空转链条开始被市场认知,2017年货币基金再度快速膨胀引发了市场和监管的担忧——7万亿的货币基金占到整个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的一半,而余额宝一家占到货币基金的2成,全部公募基金的一成,这是一个快速膨胀又充满畸形的市场。
这也是证监会2017年9月重磅推出《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的逻辑所在,文件对货币基金进行了一系列的流动性监管升级:平均资产期限要求缩短、降低资产配置的集中度、限制低评级资产的占比、提高质押品资质要求等等,提高各类型规模货基的资产配置难度、降低收益率……尽管如此,货币基金的势头依旧难挡。
被认为最安全的资产之一的货币基金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么?
答案是肯定的。美国2008年雷曼破产后的货币基金危机,2005年前后中国货币基金爆发的危机以及去年的债灾都印证了这一点(详见从美国货币基金看“余额宝”类监管【专栏】)。
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刚兑机制普遍存在的理财市场,大多数人不明白货币基金和存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没有存款保险机制下的货基并不如存款那般安全,货币基金并不保本。
关于中国式货币基金的崛起可以追溯到2013年余额宝的诞生,此后作为新生事物逐步被市场认知,分别经历了2014年年初、2015年下半年和2017年三个快速发展阶段,其膨胀加速器,总结起来无非几点:
1、T+0 快速提高了其流动性,使余额宝为代表的新式货币基金完成了对原先T+2模式下的货币基金全面碾压;
2、支付宝、微信等超级互联网平台的导流作用和强大的用户体验,使得基金申赎变得so easy,
3、利率市场化(利率双轨制)下,货币基金通过提高货币市场短端利率提高吸引力从而形成了对银行存款的全面替代,而机构对高流动性资产配置需求爆发的推进,均与货币基金的高流动性或高收益率有关。
美国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与中国理财产品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是目前各自市场上短期融资的重要手段,同样都能为储户提供高于银行储蓄利率的收益。但是两者存在着巨大的道德风险,如遇违约是否能够得到补偿和政府干预都不可知。
这就是货币基金的隐性刚兑风险,虽然货币基金通常不承诺保本保收益,但是由于货基以摊余成本法计价,净值稳定,且基金公司为了防止客户流失,甚至会在货基亏损时采取自掏腰包垫付的方式赔偿投资者。
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和监管套利催生了一个巨大的魔兽。以至于身为全球第一大银行工商银行(5.940, -0.05, -0.83%)董事长易会满公开表达了他的不满——个别货币市场基金产品功能异化,以公募基金之名,行银行功能之实等。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基金,从公众手里吸收资金、形成资金池、给付利息,本身具备了非常强的货币支付属性,这都构成了行银行功能之实。
2015年后,在债市大牛的背景下,大量机构资金涌入、货基规模膨胀,货币基金更多地承担了货币融通的功能,资金空转套利,货币基金的风险极易演变成为流动性风险。2016年10月份后利率上行过快,曾引发银行对货币基金的集中赎回,最后在监管层的窗口指导下货基赎回得以平息。
因此,货币基金监管升级是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