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汇易互动

宸烨轩:什么是;海龟交易法则?

宸烨轩
2018/03/09 14:27:54
海龟的做法






  1,市场: 高流动性的期货市场。
  2,头寸规模: N指:20天ATR 头寸规模=账户的1%/市场的绝对波动幅度=账户的1%/(N×每一点代表的美元数).
  3,入市: 系统1:20日突破为基础的短期系统系统2:55日突破为基础的长期系统逐步建仓:突破点建立1个头寸单位,然后按1/2N的价格间隔逐步扩大头寸,一直到头寸规模达到上限。
  4,止损: 不会甩掉损失的交易者在长期内都不会成功。 海龟止损标准:2N;如果后续补充了头寸单位,之前头寸单位的止损点增加1/2N .
  5,退出: 系统1:10日突破退出系统2:20日突破退出。
  6,战术: a,下单:买入,使用限价订单;卖出,不使用止损订单,防止造成市场波动。
  b,急变市场:等待市价的逆转迹象出现,否则容易买到高点。
  c,同步入市信号:多个市场发出信号,要高效快速行动
  d,买强卖弱:多个信号中选择最强的市场买入。衡量强弱:用当前价减去3个月之前的价格,再除以N。最高的就是最强的市场。
  e,合约滚动:除非新合约的趋势相同,否则不要滚动;
  交易中致命的认识偏差(总结于海龟交易法则)
  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系统性、重复性的非理性,而交易者的非理性会导致市场的波动。人类的情绪(希望、恐惧、贪心、绝望等)和非理性思考可以制造出一种重复性的市场模式,这种模式便是机会出现的信号。
  在那些较为简单原始的环境中,人类已经形成的某些特征的世界观对他们大有帮助,但在交易世界中,这些认识反而成了障碍。人类认识现实的方式可能出现扭曲,科学家们称之为认知偏差。以下是几种对交易行为有影响的认知偏差。
  损失厌恶症:对避免损失由一种强烈的偏好——也就是说,不赔钱远比赚钱更重要。
  患上损失厌恶症的人对避免损失有一种绝对的偏好,盈利只是第二位的。研究表明,损失的心理影响可能比赢利大一倍。对交易行为来说,损失厌恶症会影响一个人使用机械(行情 专区)性交易系统的能力,因为使用这类系统的人对损失的感受要强于对潜在赢利的感受。一个人可能因为遵守系统的法则而赔钱,也可能因为错过了一个机会或忽视了系统的法则而赔掉同样多的钱,但前者带给人的痛苦要远大于后者。(风险偏好)
  沉淀成本效应:更重视已经花掉的钱,而不是未来要花的钱。
  一笔交易,设定10%退出,到10%的时候,认知偏差的影响:割肉退出对一个有损失厌恶症的交易者来说是件极其痛苦的事,因为这会让损失变成板上钉钉的现实。他相信,只要他坚持不退出,他就有机会等待市场反弹,最终失而复得。沉淀成本效应则会决策过程变了味儿,他考虑的不是市场下一步会怎么变化,而是怎么想办法避免那10%真的打水漂。所以,这个新手决定继续持有这个头寸不是因为他相信市场会反弹,而是因为他不想接受损失,白白浪费那10%的钱。那么,如果价格继续下跌,损失上升到了20%会怎么样?
  理性思维要求他退出。不管他最初对市场有什么样的假设,市场已经明显地证明了他的错误,因为价格已经远远低于他当初设立的退出点。不幸的是,上述两种认知偏差在这个时候变得更加严重了。他想避免损失,但损失更大了,更加不堪忍受。
  处置效应:早早兑现利润,却让损失持续下去。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倾向于卖掉价格正在上涨的股票,却保留价值正在下跌的股票。有人认为这种效应与沉淀成本有关,因为这两种现象都证明了一件事:投资者不愿意承认过去的决策并不成功。类似的,早早兑现利润的倾向也来源于人们不愿意丢掉盈利机会的倾向。
  结果偏好:只会根据一个决策的结果来判断它的好坏,而不去考虑决策本身的质量。
  结果偏好会导致人们过于重视实际发生的事情,忽视决策本身的质量。在交易世界中,即使正确的方法也可能赔钱,甚至有可能连续赔钱。这些损失会导致交易者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决策程序,于是对自己一直在使用的方法做出负面评价,因为这个方法的结果是负面的。再加上近期偏好,这个问题会变得尤为严重。(特别是在错误的方法而赢钱时,危害更大。)
  近期偏好:更重视近期的数据和经验,忽视早期的数据和经验。
  昨天的一笔交易比上个星期或上一年的交易重要。近两个月的赔钱经历可能跟过去6个月的赚钱经历同样重要,甚于更加重要。于是,近期的一连串不成功的交易会导致交易者怀疑他们的方法和决策程序。
  锚定效应:过于依赖(或锚定)容易获得的信息。
  指人们在作出一个涉及不确定性的决策时过于依赖那些容易得到的信息。他们可能会盯着近期的一个价位,根据当前价格与这个参考价格的关系作出决策。这就是有些人不愿意卖出股票的原因,相比较而言,现在的价格显得太低了。
  潮流效应:盲目相信一件事,只因为其他许多人都相信它。
  信奉小数法则:从太少的信息中得出没有依据的结论。相信一个小样本就可以近似准确地反映总体状况。信奉小数法则会导致人们过早地建立信心,或过早地失去信心。再加上近期偏好和结果偏好的影响,交易者往往会在一个有效的系统刚要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将他抛弃。
  海龟实验
  理查德。丹尼斯想弄清楚伟大的交易员是天生造就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一个老生常谈:天性还是培养?
  1983年年中,著名的商品投机家理查德。丹尼斯与他的老友比尔。埃克哈特进行了一场辩论,这场辩论是关于伟大的交易员是天生造就还是后天培养的。理查德相信,他可以教会人们成为伟大的交易员。比尔则认为遗传和天性才是决定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理查德建议招募并培训一些交易员,给他们提供真实的帐户进行交易,看看两个人中谁是正确的。
  他们在《巴伦氏》、《华尔街期刊》和《纽约时报》上刊登了大幅广告,招聘交易学员。广告中称,在一个短暂的培训会后,新手将被提供一个帐户进行交易。
  因为里克(理查德的昵称)或许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交易员,所以,有1000多位申请人前来投奔他。他会见了其中的80位。
  这一群人精选出10个人,后来这个名单变成13个人,所增加的3个人里克以前就认识。1983年12月底,我们(译注:作者当时是参加培训的学员之一)被邀请到芝加哥进行两周的培训,到1984年1月初,我们开始用小帐户进行交易。到了2月初,在我们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丹尼斯给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提供了50万至200万美元的资金帐户。
  “学员们被称为‘海龟’(丹尼斯先生说这项计划开始时他刚刚从亚洲回来,他解释了自己向别人说过的话,‘我们正在成长为交易员,就象在新加坡他们正在成长为海龟一样’)。”----斯坦利。W。安格瑞斯特,《华尔街期刊》,1989年9月5日海龟成为交易史上最著名的实验,因为在随后的四年中我们取得了年均复利80%的收益。
  是的,里克证明了交易可以被传授。他证明了用一套简单的法则,他可以使仅有很少或根本没有交易经验的人成为优秀的交易员。


【更多资讯敬请搜索关注作者公众号:宸烨轩 Vx:cyx789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