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开业绩地雷!如何避开股灾!
[paragraph]
这几天,大多数股民都会说到乐视,就要有人通过乐视来形容这一轮愈演愈烈的股灾:昨天跌幅榜上翻两页找到乐视网,2月1日翻了五页才找到。可想而知跌停股数量之多。
说到乐视,寒玉也顺便说一句,寒玉之前多次在微博呼吁不要碰,更是在2016年6月3日的那个周五,在寒玉的涨停俱乐部,让大家清仓乐视网,当天股价是还在58-60元区间,但遗憾很多人还是飞蛾扑火,即使在周一即2016年6月6日,看我微博提示的那天,清仓乐视网,也可以避免灭顶之灾。今天的乐视网已经连续8个跌停,收盘价6.61元。
这几天的股市大跌,已经没有大多逻辑可言,更不要说用什么技术去分析了。网上不少股评家认为,这几天股市大跌主要是因为业绩地雷造成的,果真如此吗?
现在的市场普遍是以下的状态,
业绩好,理解为不及预期,股价下跌、跌停;
业绩非常好,理解为预期兑现,股价下跌、跌停;
业绩差的,股价下跌,甚至跌停;
亏损的,可能退市,股价下跌,或跌停;
有利好消息的,昨天涨停,今天跌停。
反正,跌就一个字,不管你服不服。
近期超半数个股跌幅超过20%,很多股民感觉在熔断股灾4.0的时候,还没这次亏的钱多,现在已经是股灾5.0!
那么造成这次股灾5.0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呢?
首先,我们看到这几天盘中常有多达几十只个股几乎同时闪崩跌停,比如2月1日早上,市场本来还是震荡上行,突然9:55分开始国光电器,永悦股份,京东方A,方大碳素,刚泰控股,江化微,纽威股份,海南瑞泽,大港股份,航天机电等直线下跌奔跌停,而且都是9:55分开始,一分一秒都不差,都是一条直线下挫,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直接跌停!有抵抗的也只有极个别的比如京东方A,方大碳素,勉强撑住没有直接跌掉跌停位。
而且,在当天9点55分之后,一条直线闪崩跌停的还有天奇股份,融钰集团,德美化工,南洋股份,香溢融通,激智科技,盛洋科技,印纪传媒,金力泰,雪莱特等等。
但凡是炒股的人都知道,来炒股都是希望赚钱的,像上面那样直接以跌停价格抛货的,经历过2015年股灾的就非常熟悉了,典型的平仓动作,相关联的个股同时以跌停价格直接甩货,广大散户看到很多股票突然直奔跌停,恐慌情绪空前高涨,并极速蔓延,也不知道自己的持股是不是也会闪崩跌停,都想抢先卖出,导致更多个股快速下挫,不少个股就这样直接被封在跌停位置了,股灾就这样产生了。
因此,如果只有业绩地雷,相关个股也不至于同时直奔跌停,显然,数量众多的股票同时被平仓,是造成股市大幅下跌的直接原因,而造成大规模平仓的根本原因,就是近期的资管新规的强制执行,当前阶段的主要涉及到的是信托产品,也正因为如此,市场上可以看到,只要是前十大股东中有信托产品的,近期的股价跌幅都非常大,大多数有1-2个跌停。
这一次,还是和之前的股灾一样,都是人为造成的,而且每一次都是因为相关政策调整,没有相关的沙盘推演、配套措施和应急预案造成的,而且每次的股灾,广大投资者就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而有关单位和机构,却利用政策、信息、超大资金规模等优势,大肆搜刮散户的血汗钱。这就是当前A股市场的现状。
也正因如此,相关监管机构每当强调说要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时候,散户都很明白,又要交保护费了。貌似说是段子,却直击问题核心。
显然,本次股灾的根本原因还是资管新规出台,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出台并落实和执行,还是和之前的几次股灾一样,都是因为政策调整,没有充分考虑相关情况的出现,会给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而导致股灾发生。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还是没有考虑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承受,以及给更多的无辜中小散户造成巨大的伤害。
说到底,这次股灾的元凶,就是相关政策调整的制定部门。这一次资管新规,是由一行三会联合外管局制定的,虽说是银监会主导,但是证监会具有维护市场稳定的职责,应当发挥作用,却没有充分考虑市场情况。
即使当前市场满目疮痍,中小投资者伤痕累累。 但寒玉仍然希望当局能够不断的把国内资本市场建设好,早日建成资本市场强国。就在前几天,寒玉还将降杠杆作为一项长期利好给予肯定。
但是,寒玉却还是没想到管理层依然没有汲取2015年的教训,类似的股灾再次发生,周四的时候寒玉非常担心市场情况会恶化,当晚在微博还是发出了微弱的声音,希望监管部门重视。如果越来越多的个股被强平,市场又会陷入流动性枯竭,会有大面积跌停,因为股价越跌,会有更多的被质押了的股票进入平仓的股票池,再次发生杠杆踩踏,有可能会爆发局部金融危机。资管新规约束的资金规模上万亿,更可怕的是因为去年减持新规出台,几乎大多数大股东二股东都开展了股票质押业务,一旦跌倒平仓线,那就是会有数万亿甚至上十万亿的平仓规模!那将是非常恐怖的灾难,银行会无一幸免。
之前看到高层多次要求,不能因为处置风险而引发处置风险而产生新的风险,寒玉以为管理层应该是汲取教训了,当时11月份出台新规征求意见稿的时候,还一度紧张了一些天,后来市场运行还算正常也放松了警惕,这一次的调整在意料中,但是没想到有大面积的个股闪崩跌停,从而暴露这一次新规的相关配套措施和培训指导的缺位。
万幸,监管层还是有所警觉,周末还是出现了一丝暖意。
在沪深交易所周末联合举办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培训会上,监管层向各券商分管股票质押业务的高管和合规人员,梳理了场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新老划断”原则以及新规过渡期间的衔接安排,并要求各家券商排查风险隐患,在过渡期间参考新规展业,不得趁机实施“规模冲刺”。
此次培训会上,监管最新明确不少于这十个重点问题:
1、明确“新老划断”原则以及新规过渡期间的衔接安排;
2、证券公司不得作为质权人参与场外股权质押;
3、禁止证券公司为场外股权质押提供第三方服务;
4、质押股触及平仓线不会被立即平仓,券商不会立即处置,而是会与客户积极沟通;
5、如果股东无力追保,质押实际逾期,券商要按流程办理;
6、券商平仓应遵循减持最新规定,通过竞价减持的,在3个月内不超过总股本的1%,大宗交易不超过总股本的2%;
7、在过渡期间参考新规展业,不得趁机实施“规模冲刺;
8、通过定向资管计划参与场外股权质押的,质押人应登记为委托人;
9、明确要求严禁新增大集合参与股票质押交易,存量业务融资规模不得增加;
10、质押比例超过50%个股,存量场内质押到期可继续展期,回购期限不能超过3年。以上信息,可以一定程度的减缓信托产品到期和股票质押平仓等问题对市场的冲击,会稍微舒缓一下投资者的恐慌心理。
但是,寒玉还是有担心,那就是执行的问题。虽然要求或者指导意见提出来了,但是下面的执行如果不到位,或者变形了,对市场还是会造成不少的冲击,因此,此后一阶段依然需要小心谨慎。
这里,还是希望管理层的个别政策拟定和审核的相关人员,要带着脑子去考虑问题。当初允许的杠杆的是你们,允许相关产品发行的是你们,现在说要降低杠杆,也没问题,但是至少要考虑几个基本的问题吧。
比如,已经积累多年有数万亿规模的资管产品,不是你说降就马上可以降下来的,过渡期多长,具体要怎么降,要不要测算一下;第二,如果以前的产品到期不续,怎么安排或规划,或者如果任意由发产品的机构自由处置,会对市场造成什么冲击,要不要沙盘推演一下等等,这些都是最起码的。如果最基本的职责所在的事都不干好,天天空喊保护投资者权益有个啥用。
监管部门一喊说要保护投资者权益,就让投资者交保护费,这样荒唐的事情,不能再持续了。
虽然周末有些好消息,比如上面讲的股票质押回购的培训和要求,以及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等,这对相关三农等农林牧渔个股有正面利好刺激。
但也有忧心的事,周五美股大跌,特别是道琼斯指数大跌2.54%(666点),日线形态完全破位,多数中概股也是跌幅巨大。A股对美股基本上是跟跌不跟涨,将会引发市场的担忧情绪,也需要投资者小心应对。
现在的市场,还没有稳定下来。
同时,鉴于国内IPO加速发行,和政策制定或调整的部门和个人水平或素质或责任心的缺失,或者因为缺乏对股市运行规律的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广大投资者将后较长时期都要面对两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如何避雷,如何避免踩中业绩地雷?
寒玉认为以下几步可以参考。
第一步,以前寒玉讲过几次,首先可以简单粗暴一点,近3400只个股,投资者不要去碰近三年发行上市的股票,比如2015年以后发行上市公司的股票都不要碰,除非你非常确定你买的股票的公司,管理层都非常不错,不会伪造业绩或者通过虚假陈述上市的。
但事实就是,近几年批量发行上市1000多家公司,两市上市公司的数量达到近3400家,这里会有多少家是伪造业绩或者通过虚假陈述上市的,有多少家原始大股东二股东,以上是完成财富的暴增,还会坚守实体经济,继续用心经验企业,这些都需要打个问号!乐视网,保千里等公司还会有很多家,这一次的业绩地雷,只是一个开始。
现在监管方面对会计和审计等中介机构的要求空前严厉,以前稍微糊弄一下就过去的日子不会再有!随着相关投资者赔偿体系的建立,会有更多饿业绩地雷爆发,如何避开特别重要,一旦踩到,不知道会有多少个跌停等着你。
第二步,尽量不要去碰民营为主导或者家族或个人十大股东的公司,当然个别的除外,比如美的集团这样的公司毕竟是少数,国有主导的虽然有些效率不高,但是造假驱动的动机不会太强,这里涉及到的情况和缘由很多,不展开细讲,以后专门直播来讲,为什么以后要少碰民营主导的上市公司;
第三步,近三年任何一年业绩亏损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为大股东的公司,也不要碰,只能通过过去业绩来看将来,没办法,这个股市太危险了!
第四步,今后3年,尽量不要去那些虚头巴脑概念繁多主业老变来变去的公司,以后尽量回归传统行业,比如制造,基建,水泥等等传统的实体经济行业。后续寒玉会专门讲如何布局传统实体经济行业和具体的标的公司。
要想避免踩地雷,一定要按照以上四步来做,否则你的踩中地雷的概率会大增500%。看上去虽然简单粗暴,但是简单有效,而且便于操作,要想活下来,就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其实大家倒过来想想,就明白了为什么近期中字头的股票,一些老蓝筹比如美的格力或者银行保险的比较受资金钟意,而且涨势较好,看到寒玉这些内容就应该大概明白了,因为其他的不确定,风险大,不安全,谁知道哪家的扇贝又跑了呢!
这些是寒玉潜心思考和独家观点,很多机构和券商是不会告诉大家的,他们只会悄悄地布局和买入。
第二个难题,就要是如何避险,避开政策风险,避开人为导致的股灾?
首先要讲一句,不是现有的管理层真的水平不行,但是投资者要直面事实,股民看到的事实就是前几次股灾,无一例外都是政策调整惹的祸,都是人为股灾。
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因对,以后只要涉及到政策调整,特别是涉及到市场的产品、资金规模,监管政策的,只要听到一些风声,因为以后很多政策调整或制定大多数都会先发布征求意见稿,就要开始降低仓位,或者布局一些抗风险的品种,比如前些时间寒玉就明确让大家考虑到农业股、黄金股中避险。
这个办法很笨,很简单粗暴,但也只能是这样了,因为一旦发生政策风险,或者出现系统性风险,股灾发生的时候,没有几只股票,没有几个人能幸免于难。也是因为当前的政策变动的风险很大,或者政策的和执行部门都是脱节的,很多时候是没有推演和预案的。
一 市场惨况
这几天,大多数股民都会说到乐视,就要有人通过乐视来形容这一轮愈演愈烈的股灾:昨天跌幅榜上翻两页找到乐视网,2月1日翻了五页才找到。可想而知跌停股数量之多。
说到乐视,寒玉也顺便说一句,寒玉之前多次在微博呼吁不要碰,更是在2016年6月3日的那个周五,在寒玉的涨停俱乐部,让大家清仓乐视网,当天股价是还在58-60元区间,但遗憾很多人还是飞蛾扑火,即使在周一即2016年6月6日,看我微博提示的那天,清仓乐视网,也可以避免灭顶之灾。今天的乐视网已经连续8个跌停,收盘价6.61元。
这几天的股市大跌,已经没有大多逻辑可言,更不要说用什么技术去分析了。网上不少股评家认为,这几天股市大跌主要是因为业绩地雷造成的,果真如此吗?
现在的市场普遍是以下的状态,
业绩好,理解为不及预期,股价下跌、跌停;
业绩非常好,理解为预期兑现,股价下跌、跌停;
业绩差的,股价下跌,甚至跌停;
亏损的,可能退市,股价下跌,或跌停;
有利好消息的,昨天涨停,今天跌停。
反正,跌就一个字,不管你服不服。
近期超半数个股跌幅超过20%,很多股民感觉在熔断股灾4.0的时候,还没这次亏的钱多,现在已经是股灾5.0!
二 股灾元凶
那么造成这次股灾5.0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呢?
首先,我们看到这几天盘中常有多达几十只个股几乎同时闪崩跌停,比如2月1日早上,市场本来还是震荡上行,突然9:55分开始国光电器,永悦股份,京东方A,方大碳素,刚泰控股,江化微,纽威股份,海南瑞泽,大港股份,航天机电等直线下跌奔跌停,而且都是9:55分开始,一分一秒都不差,都是一条直线下挫,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直接跌停!有抵抗的也只有极个别的比如京东方A,方大碳素,勉强撑住没有直接跌掉跌停位。
而且,在当天9点55分之后,一条直线闪崩跌停的还有天奇股份,融钰集团,德美化工,南洋股份,香溢融通,激智科技,盛洋科技,印纪传媒,金力泰,雪莱特等等。
但凡是炒股的人都知道,来炒股都是希望赚钱的,像上面那样直接以跌停价格抛货的,经历过2015年股灾的就非常熟悉了,典型的平仓动作,相关联的个股同时以跌停价格直接甩货,广大散户看到很多股票突然直奔跌停,恐慌情绪空前高涨,并极速蔓延,也不知道自己的持股是不是也会闪崩跌停,都想抢先卖出,导致更多个股快速下挫,不少个股就这样直接被封在跌停位置了,股灾就这样产生了。
因此,如果只有业绩地雷,相关个股也不至于同时直奔跌停,显然,数量众多的股票同时被平仓,是造成股市大幅下跌的直接原因,而造成大规模平仓的根本原因,就是近期的资管新规的强制执行,当前阶段的主要涉及到的是信托产品,也正因为如此,市场上可以看到,只要是前十大股东中有信托产品的,近期的股价跌幅都非常大,大多数有1-2个跌停。
这一次,还是和之前的股灾一样,都是人为造成的,而且每一次都是因为相关政策调整,没有相关的沙盘推演、配套措施和应急预案造成的,而且每次的股灾,广大投资者就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而有关单位和机构,却利用政策、信息、超大资金规模等优势,大肆搜刮散户的血汗钱。这就是当前A股市场的现状。
也正因如此,相关监管机构每当强调说要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时候,散户都很明白,又要交保护费了。貌似说是段子,却直击问题核心。
显然,本次股灾的根本原因还是资管新规出台,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出台并落实和执行,还是和之前的几次股灾一样,都是因为政策调整,没有充分考虑相关情况的出现,会给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而导致股灾发生。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还是没有考虑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承受,以及给更多的无辜中小散户造成巨大的伤害。
说到底,这次股灾的元凶,就是相关政策调整的制定部门。这一次资管新规,是由一行三会联合外管局制定的,虽说是银监会主导,但是证监会具有维护市场稳定的职责,应当发挥作用,却没有充分考虑市场情况。
即使当前市场满目疮痍,中小投资者伤痕累累。 但寒玉仍然希望当局能够不断的把国内资本市场建设好,早日建成资本市场强国。就在前几天,寒玉还将降杠杆作为一项长期利好给予肯定。
但是,寒玉却还是没想到管理层依然没有汲取2015年的教训,类似的股灾再次发生,周四的时候寒玉非常担心市场情况会恶化,当晚在微博还是发出了微弱的声音,希望监管部门重视。如果越来越多的个股被强平,市场又会陷入流动性枯竭,会有大面积跌停,因为股价越跌,会有更多的被质押了的股票进入平仓的股票池,再次发生杠杆踩踏,有可能会爆发局部金融危机。资管新规约束的资金规模上万亿,更可怕的是因为去年减持新规出台,几乎大多数大股东二股东都开展了股票质押业务,一旦跌倒平仓线,那就是会有数万亿甚至上十万亿的平仓规模!那将是非常恐怖的灾难,银行会无一幸免。
之前看到高层多次要求,不能因为处置风险而引发处置风险而产生新的风险,寒玉以为管理层应该是汲取教训了,当时11月份出台新规征求意见稿的时候,还一度紧张了一些天,后来市场运行还算正常也放松了警惕,这一次的调整在意料中,但是没想到有大面积的个股闪崩跌停,从而暴露这一次新规的相关配套措施和培训指导的缺位。
三 亡羊补牢
万幸,监管层还是有所警觉,周末还是出现了一丝暖意。
在沪深交易所周末联合举办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培训会上,监管层向各券商分管股票质押业务的高管和合规人员,梳理了场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新老划断”原则以及新规过渡期间的衔接安排,并要求各家券商排查风险隐患,在过渡期间参考新规展业,不得趁机实施“规模冲刺”。
此次培训会上,监管最新明确不少于这十个重点问题:
1、明确“新老划断”原则以及新规过渡期间的衔接安排;
2、证券公司不得作为质权人参与场外股权质押;
3、禁止证券公司为场外股权质押提供第三方服务;
4、质押股触及平仓线不会被立即平仓,券商不会立即处置,而是会与客户积极沟通;
5、如果股东无力追保,质押实际逾期,券商要按流程办理;
6、券商平仓应遵循减持最新规定,通过竞价减持的,在3个月内不超过总股本的1%,大宗交易不超过总股本的2%;
7、在过渡期间参考新规展业,不得趁机实施“规模冲刺;
8、通过定向资管计划参与场外股权质押的,质押人应登记为委托人;
9、明确要求严禁新增大集合参与股票质押交易,存量业务融资规模不得增加;
10、质押比例超过50%个股,存量场内质押到期可继续展期,回购期限不能超过3年。以上信息,可以一定程度的减缓信托产品到期和股票质押平仓等问题对市场的冲击,会稍微舒缓一下投资者的恐慌心理。
但是,寒玉还是有担心,那就是执行的问题。虽然要求或者指导意见提出来了,但是下面的执行如果不到位,或者变形了,对市场还是会造成不少的冲击,因此,此后一阶段依然需要小心谨慎。
这里,还是希望管理层的个别政策拟定和审核的相关人员,要带着脑子去考虑问题。当初允许的杠杆的是你们,允许相关产品发行的是你们,现在说要降低杠杆,也没问题,但是至少要考虑几个基本的问题吧。
比如,已经积累多年有数万亿规模的资管产品,不是你说降就马上可以降下来的,过渡期多长,具体要怎么降,要不要测算一下;第二,如果以前的产品到期不续,怎么安排或规划,或者如果任意由发产品的机构自由处置,会对市场造成什么冲击,要不要沙盘推演一下等等,这些都是最起码的。如果最基本的职责所在的事都不干好,天天空喊保护投资者权益有个啥用。
监管部门一喊说要保护投资者权益,就让投资者交保护费,这样荒唐的事情,不能再持续了。
四 周末消息阴晴不定
虽然周末有些好消息,比如上面讲的股票质押回购的培训和要求,以及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等,这对相关三农等农林牧渔个股有正面利好刺激。
但也有忧心的事,周五美股大跌,特别是道琼斯指数大跌2.54%(666点),日线形态完全破位,多数中概股也是跌幅巨大。A股对美股基本上是跟跌不跟涨,将会引发市场的担忧情绪,也需要投资者小心应对。
五 如何避开业绩地雷
现在的市场,还没有稳定下来。
同时,鉴于国内IPO加速发行,和政策制定或调整的部门和个人水平或素质或责任心的缺失,或者因为缺乏对股市运行规律的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广大投资者将后较长时期都要面对两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如何避雷,如何避免踩中业绩地雷?
寒玉认为以下几步可以参考。
第一步,以前寒玉讲过几次,首先可以简单粗暴一点,近3400只个股,投资者不要去碰近三年发行上市的股票,比如2015年以后发行上市公司的股票都不要碰,除非你非常确定你买的股票的公司,管理层都非常不错,不会伪造业绩或者通过虚假陈述上市的。
但事实就是,近几年批量发行上市1000多家公司,两市上市公司的数量达到近3400家,这里会有多少家是伪造业绩或者通过虚假陈述上市的,有多少家原始大股东二股东,以上是完成财富的暴增,还会坚守实体经济,继续用心经验企业,这些都需要打个问号!乐视网,保千里等公司还会有很多家,这一次的业绩地雷,只是一个开始。
现在监管方面对会计和审计等中介机构的要求空前严厉,以前稍微糊弄一下就过去的日子不会再有!随着相关投资者赔偿体系的建立,会有更多饿业绩地雷爆发,如何避开特别重要,一旦踩到,不知道会有多少个跌停等着你。
第二步,尽量不要去碰民营为主导或者家族或个人十大股东的公司,当然个别的除外,比如美的集团这样的公司毕竟是少数,国有主导的虽然有些效率不高,但是造假驱动的动机不会太强,这里涉及到的情况和缘由很多,不展开细讲,以后专门直播来讲,为什么以后要少碰民营主导的上市公司;
第三步,近三年任何一年业绩亏损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为大股东的公司,也不要碰,只能通过过去业绩来看将来,没办法,这个股市太危险了!
第四步,今后3年,尽量不要去那些虚头巴脑概念繁多主业老变来变去的公司,以后尽量回归传统行业,比如制造,基建,水泥等等传统的实体经济行业。后续寒玉会专门讲如何布局传统实体经济行业和具体的标的公司。
要想避免踩地雷,一定要按照以上四步来做,否则你的踩中地雷的概率会大增500%。看上去虽然简单粗暴,但是简单有效,而且便于操作,要想活下来,就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其实大家倒过来想想,就明白了为什么近期中字头的股票,一些老蓝筹比如美的格力或者银行保险的比较受资金钟意,而且涨势较好,看到寒玉这些内容就应该大概明白了,因为其他的不确定,风险大,不安全,谁知道哪家的扇贝又跑了呢!
这些是寒玉潜心思考和独家观点,很多机构和券商是不会告诉大家的,他们只会悄悄地布局和买入。
题材概念,死于2018。
价值价值,深挖价值。
六 如何避开人为股灾
首先要讲一句,不是现有的管理层真的水平不行,但是投资者要直面事实,股民看到的事实就是前几次股灾,无一例外都是政策调整惹的祸,都是人为股灾。
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因对,以后只要涉及到政策调整,特别是涉及到市场的产品、资金规模,监管政策的,只要听到一些风声,因为以后很多政策调整或制定大多数都会先发布征求意见稿,就要开始降低仓位,或者布局一些抗风险的品种,比如前些时间寒玉就明确让大家考虑到农业股、黄金股中避险。
这个办法很笨,很简单粗暴,但也只能是这样了,因为一旦发生政策风险,或者出现系统性风险,股灾发生的时候,没有几只股票,没有几个人能幸免于难。也是因为当前的政策变动的风险很大,或者政策的和执行部门都是脱节的,很多时候是没有推演和预案的。
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本金不损失比什么都重要!
少损失比多损失更重要!
知易行难,希望大家都做到!
文:寒玉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